【摘 要】
:
作为庞大的复杂系统,网络化运营下的地铁系统一旦发生列车运行中断,会严重影响乘客正常出行,引发客流滞留且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达到一定条件时,地铁管理部门会启动地面公交应急接驳的方式进行应急处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中断条件下滞留客流情况缺乏精细化把握,应急部门常常难以确保应急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也不利于最大程度保障乘客出行,因此合理估算中断下的滞留客流数量与去向分布,在应急辅助决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庞大的复杂系统,网络化运营下的地铁系统一旦发生列车运行中断,会严重影响乘客正常出行,引发客流滞留且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达到一定条件时,地铁管理部门会启动地面公交应急接驳的方式进行应急处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中断条件下滞留客流情况缺乏精细化把握,应急部门常常难以确保应急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也不利于最大程度保障乘客出行,因此合理估算中断下的滞留客流数量与去向分布,在应急辅助决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具体的中断场景,对地铁列车运行中断下的滞留客流进行分析与界定,并将其按中断时所处位置分为站台滞留客流与列车滞留客流两类,提出了地铁进站客流预测模型与客流OD(Origin-Destination,乘客出行的起讫点)分布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大量刷卡数据分析,分别提出了两类滞留客流的估算方法,最后进行算例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地铁列车运行中断场景构建与滞留客流分析。对典型的地铁列车运行中断场景进行构建,并进行相应的列车行车调整分析,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滞留客流的范围,将滞留客流划分为站台滞留客流与列车滞留客流两类,明确研究对象。(2)短时进站客流预测与OD分布预测模型构建。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CN)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提出并设计用于地铁短时进站客流预测的GCN-GRU模型,利用真实的地铁客流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与评估,验证了其在短时客流预测方面的优越性。进一步设计客流OD分布预测模型,通过指数平滑的方法不断更新历史OD分配比例矩阵得到当前时段的OD分配比例矩阵,从而进行当前时段的客流OD分布预测。两种模型的构建为下文的客流估算提供数据基础。(3)站台滞留客流估算方法设计。从时间角度分析站台滞留客流的形成过程,建立乘客旅行时间链模型,并基于大量刷卡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相关的时间参数进行估计,探讨不同时间段内进站乘客未上车的概率,并设计蒙特卡洛模拟实验,对未上车的乘客进行估计,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到站台滞留客流估算方法。(4)列车滞留客流估算方法设计。提出一种列车已载乘客溯源的方法对列车已载乘客进行估算,再应用于不同的中断场景得到列车滞留客流的估算方法。具体内容有,对乘客旅行时间链各要素进行估计以获取乘客的理论旅行时间;计算地铁路网各个OD对的有效路径集,通过对比乘客实际旅行时间与理论旅行时间,对乘客的路径选择比例进行估计;基于列车时刻表和行车信息,对有效路径经过某列车所在区间的OD对的乘客进行溯源,对这些OD对起点的进站客流、OD分布进行预测,并对路径选择比例进行估计,从而判断列车经停时每个OD对之间的乘客上车情况,从而完成该列车已载乘客的估算。(5)算例分析。基于上海市2015年的地铁局部路网与大量的刷卡数据,模拟地铁列车运行中断的情形,并运用提出的滞留客流估算方法对滞留客流进行估算,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不同货物对时间的敏感性不同,对运输时效性的要求也不同,比如煤炭、钢铁、矿石等大宗货物对运输时效性要求较低,而电子零件、汽车、电脑等高价值敏感类货物对运输时效性要求较高。由于作业方式和线路能力的限制,铁路运输的货物主要为大宗货物,对高价值敏感类货物运输时效性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价值敏感类货物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而由于我国推行供给侧改革,大宗货物需求量逐年下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铁路对高价值敏感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逐年增加,车底的配属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为了更好满足乘客出行多样化的需求,多交路等较为灵活的运营模式逐渐广为采用,列车车底运用计划编制工作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科学合理地编制基于多交路运营模式的列车车底运用计划,能够有效提高车底运用效率,降低车底使用数量,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多交路模式下列车车底运用计划编制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
铁路道口是铁路系统中的基本点。他们的高效运营关系到安全以及铁路和道路交通控制。铁路道口是发生事故的热点。此外,大多数报告的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统计数据表明,95%的铁路道口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特别是道路使用者。当局引进轻型火车是一个不错的决定,但是,这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安全方面;亚的斯亚贝巴轻轨列车继续遇到穿越铁路的事故。因此,当前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以帮助利益相关
当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逐渐缓和了因城市人口显著增加造成的交通出行不便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建立一个小功率全实物化的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仿真平台来模拟实际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工况和故障情况。这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与新技术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本文调研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动态模拟仿真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仿真平台的要求,提出了动模仿真系统平台总体布局和结构设计方案,按
地铁凭借着运量大、速度快、正点率高、节省土地等优点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最佳选择之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地铁车辆运营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目前,地铁车辆大多数采用焊接构架,以达到降低自重的目的,实现轻量化要求。但是在复杂的载荷作用下,焊接接头成为了结构失效的主要区域。如何在保证转向架运用安全的前提下,确定转向架构架合理的检修周期,亦是目前需要
重载货车在我国货运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其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受到关注。闸瓦作为制动装置的重要零部件,其磨耗量和发生失效的概率随服役里程的增加而增加,给铁路货车的制动安全性和运输稳定性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在货车使用过程中对闸瓦退化失效规律探索,导致现行闸瓦维修策略较为粗放。因此,本文基于现场采集的铁路货车闸瓦磨耗数据,进行退化失效规律研究,并制定集中换修模式下的闸瓦维修策略
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各大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共识。但由于城市职住分离的现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潮汐性凸显,潮汐客流在方向上不均衡分布的特征给地铁运营组织带来一些问题。在传统成对列车开行方案下,虽然大客流方向的乘客出行需求得到满足,但会导致小客流方向的运力浪费严重。针对上述运力靡费问题,在考虑线路存车线配备条件的基础上,采取不成对列车开行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运力的浪费,节约
我国是交通大国,铁路货运是我国货物交通运输的大动脉。2020年,我国铁路货运量达到35.8亿吨。全国有近40万辆铁路货车装用转K2/K6型转向架,目前大量的转向架需要进入检修段检修,但在检修过程中发现,弹簧断裂故障占全部故障的38%。由于转向架结构相对复杂,弹簧的拆卸仍然是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危险系数大、工作环境差等问题,亟需提高检修过程的自动化率,提升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本文针对工程中的实际需
有砟轨道具有弹性好、噪音低、后期维护较容易的优点,在我国广泛应用。有砟轨道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道床,道床在线路长期运营中会产生诸如道砟磨耗、破碎、道床不均匀沉降等一系列病害,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和安全,工务部门针对有砟道床病害进行的维修养护作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增加道床的稳定性,减缓不均匀沉降,延长有砟道床的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目前增加有砟道床力学性能,提升道床
当今,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欧、中亚地区联系日益密切,尤其以中欧、中亚班列为代表,极大推动了中国同欧洲、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大量的贸易需求使我国进口集装箱运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这对口岸站集装箱换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口岸站集装箱换装场的设计与仿真进行了研究,以提高换装场的作业能力和换装效率。论文首先总结了我国铁路口岸站的类型、组成、通关模式与作业流程,然后介绍了两种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