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于大规模岩浆活动的特征,小规模岩浆活动应当具有非线性、非平衡的岩浆物理化学过程。本论文以岩墙群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与造山带相关的小规模岩浆活动特征,利用岩墙群区分造山过程的不同阶段并且探讨与其相关的成矿潜力。本文把造山带相关的岩墙群简单分为造山初期(岩基前)、造山峰期(同岩基)和造山结束末期(岩基后)岩墙群。以西南天山皮羌盆地新生代基性岩墙群为例介绍造山初期(岩基前)岩墙群的特征。岩墙宽度位于0.2-0.95 m之间,其空间展布主要受区域SN向挤压应力场的控制,岩墙走向近平行分布,近直立产出。岩墙的岩性为含有幔源包体的玄武岩,通过矿物压力计获得矿物结晶的深度大致为16.5-37 km,并没有发现大规模蚀变矿化现象,因此这类岩墙成矿潜力不大。以太行山北段麻棚岩体周边岩墙为例介绍了造山峰期(同岩基)岩墙群的特征。麻棚岩体与周边岩墙近同时侵位,根据岩墙的空间展布特征将其分为三组,即岩体长轴西侧、南端和东南侧。西侧为区域应力场控制的岩墙,宽度位于0.2-15 m之间,走向近于平行,NW向辉绿岩被NE向中酸性岩切割,意味着中酸性岩浆侵位时区域应力场发生近90°顺时针旋转;南端和东南侧岩墙,宽度多数小于4 m,分别受区域应力与局部应力场的共同控制和局部应力场控制,岩墙走向变化较大。主要成矿潜力位于区域应力场和局部应力场交汇处或局部应力场为主的区域,如土岭金矿、石湖金矿和秋浦洞银矿等都位于这些区域。以太行山北段王安镇-八达岭一带岩墙为例介绍了造山结束末期(岩基后)岩墙群的特征。王安镇和八达岭杂岩体是造山峰期岩浆侵位体,这一带岩体中存在着大量宽成分谱系、小体积、近同时侵位的岩墙群。基性岩墙宽度大多小于1 m,酸性岩墙宽度位于4-12 m之间,岩墙主要受局部应力场控制,走向变化较大。岩墙群分布区可见明显的矿化蚀变现象,有的岩墙本身已经成为矿体。目前为止,在岩墙群分布区内已经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如安妥岭钼矿、镰巴岭铅锌矿和上明峪金矿等。基于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以石湖金矿区出露三类典型岩墙为例,利用岩墙的热传导模型计算了岩墙的冷却时间和粘度变化速率,确定出这三类含矿岩墙的最小临界厚度分别为1.02m(辉绿岩)、8.22m(石英闪长玢岩)和33.45m(花岗斑岩),并估算了含矿岩墙的面积和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