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长篇古典文学的代表作,《红楼梦》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多年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其中,《红楼梦》的翻译研究同样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红楼梦》翻译研究涉及范围广泛,理论运用多元化。《红楼梦》塑造了数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而作者曹雪芹高超的人物塑造技巧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小说人物对话的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促进作用,可以“从说话看出人来”,且对话也占了全书几近一半的篇幅,其重要地位显而易见。然而,在《红楼梦》的翻译研究中,有一个领域起步较晚,尚需要更多的关注,这就是《红楼梦》中对话的翻译。原文的人物对话如此精彩,该如何通过对话翻译帮助译文重塑原来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话翻译有可能传达出对等的人物形象吗?这是本文尝试探讨的主要问题。当今,翻译研究逐渐呈现出跨学科趋势。小说对话翻译研究与语言学密切结合。源于社会语言学的语域理论是本文的理论基础。语域理论的重要创始人,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认为,语域包含三个要素,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本文运用语域分析理论来评析《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与大卫·霍克斯的译本),探索用语域分析理论指导、评论小说对话翻译的可行性。通过比较结果发现,利用语域分析指导对话翻译,分析原文语域特征,找出语域标记,可使译文人物形象更贴近原文。此外,语域分析也可作为评论小说对话翻译的有效工具。然而,由于小说中的语域比较复杂,且在不断的变化,中西语言文化之间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通过语域分析指导对话翻译,并不能完全对等地再现原文人物形象,但它可以作为在译文中再现原文人物形象的辅助手段之一。除引言与结语部分,本论文一共包含四章。引言部分简单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理论基础、主要结构、研究重要性及试图解决的问题。第一章回顾了《红楼梦》及其翻译研究历史,介绍即将作为本文分析材料的两个英译本,简述《红楼梦》对话翻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二章定义本文所指的“对话”,分析对话在小说人物塑造中的重要地位,随后指出对话在《红楼梦》中的地位与特征,最后探讨了小说及《红楼梦》对话翻译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三章论述语域理论及语域分析模式,探索结合语域分析研究对话翻译的可行性与优势。第四章为案例分析。选择《红楼梦》中四个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对话,用语域分析方式评析两个英译本再现人物形象的效果,论证运用语域分析指导小说对话翻译的作用。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回顾和总结,回答文章引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指出本研究的价值与局限性并分析可能运用本研究结果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