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1q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中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的健康问题,主要是由大量致病性靶向自身抗体的出现和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所引起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存在自身抗体的产生可以导致机体各个系统和脏器如皮肤、关节、心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攻击,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肾脏是SLE最常累及的器官,40-60%的患者发病初期即有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我国SLE患者合并LN的比例高于欧洲,LN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免疫性肾小球肾病。我国LN的发病情况存在地域差异,LN患者的10年肾存活率81-98%。是导致我国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发生的常见原因。SLE疾病进展累及肾脏也是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LN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表现不一。肾脏病变较轻者肾小球病变不明显,较重者可进展为弥漫增生性肾炎,甚至新月体性肾炎。目前,导致LN的分子机制尚无定论,有证据表明补体系统功能异常和补体相关自身抗体(如抗C1q抗体)的沉积在LN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补体缺陷与功能失调和SLE的发病机制有关。免疫反应正常的患者中,补体包被的免疫复合物与红细胞上的补体受体1(CR1;CD35)结合迅速从循环中清除。但当这一清除机制出现障碍时,免疫复合物反复长期的出现在循环系统当中并逐渐累积,会导致机体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即使轻微补体系统缺陷也会导致患者SLE易感性。经典通路成分(C1q和C4)的纯合遗传缺陷会增加SLE的风险(>80%)。但纯合C1q缺陷的患者比例很低,临床上,大部分患者患者补体水平降低的原因可能是:1)补体体统持续被激活造成补体耗竭,SLE患者发病后持续激活补体系统导致C1q耗竭;2)机体产生针对C1q自身抗体的产生造成的C1q水平降低。抗C1q抗体(anti-C1q antibody)是以补体C1亚单位C1q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C1q与C1r和C1s分子共同参与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传统上补体C1q的检测无法反应补体系统激活的原因并指导疾病进展程度的预测。所以,对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抗C1q抗体水平对于评估补体C1q降低原因,明确SLE发病原因以及疾病进展有重大意义。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对MRL-lpr小鼠进行抗C1q抗体及肾脏炎症程度之间随周龄变化的过程,模拟人类SLE患者并发LN的病理进程,探讨对SLE患者跟踪检测抗C1q抗体的临床意义;通过对SLE患者血清抗C1q抗体水平与SLEDAI及LN发病情况的对比探讨抗C1q抗体及抗ds DNA抗体水平联合检测对于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的相关性及对SLE合并LN的风险是否有预测价值。研究方法:将15只Fas基因突变的自发性狼疮模型MRL-lpr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第10周、12周、14周进行尿蛋白定量测定,并且取小鼠双肾进行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及血清进行抗C1q抗体检测。分析各组间小鼠尿蛋白的差异,对双肾HE染色及PAS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小鼠是否有LN发生,并对肾炎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98名,及同期盛京医院体检中心进行检查的健康体检人员100名,共计298例。均采取连续登记入组的方法。按照不同疾病类型分为以下3组:实验组为SLE患者100例,实验组中根据SLEDAI评分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低活动组(47例)、中活动组(44例)和高活动组(9例),根据是否合并LN分为2个亚组:LN组(36例)和非LN组(64例);疾病对照组为患有非SLE的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98例,分别为抗合成酶综合征4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4例,结缔组织病90例;健康对照组为体检人员共100例。住院患者均于办理住院手续后,清晨6:30空腹状态抽取静脉血,置于4℃冰箱冷藏3小时后,离心取上清测定抗C1q抗体水平。收集临床指标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血肌酐、血清补体C1q、C3、C4、SLE相关自身抗体(抗ds DNA抗体)、尿蛋白。统计分析各指标在观察组间差异,比较各组间指标间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评估抗C1q抗体水平和SLEDAI的关系,根据抗C1q抗体和抗ds DNA抗体在不同疾病活动度组间的阳性率以及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抗C1q抗体及抗ds DNA抗体评估SLE疾病活动度的诊断效力以及合并LN的危险程度。结果:小鼠周龄增加,小鼠尿蛋白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HE染色、PAS染色及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显示小鼠肾脏的炎症程度随周龄的增加而升高;血清抗C1q抗体水平12周开始至14周水平增加。实验组与疾病对照组相比白细胞、补体C1q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疾病对照组相比尿蛋白、抗ds DNA抗体及抗C1q抗体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疾病对照组和健康人组的抗C1q抗体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活动组明显低于中高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活动组的抗C1q抗体和抗ds DNA抗体阳性率有差异(P<0.05);中、高活动组补体C1q、C3、C4、C反应蛋白较低活动组降低;白细胞、抗ds DNA抗体及抗C1q抗体较低活动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DAI与病程、补体C3、C4呈负相关(P<0.05),与白细胞、年龄、抗C1q抗体和抗ds DNA抗体呈正相关(P<0.05)。LN患者的抗C1q抗体阳性率低于不患LN患者。结论:MRL-lpr小鼠的血清抗C1q抗体与肾脏病变炎症程度相关。抗C1q抗体是预测SLE患者病情活动度,以及是否可能进展成为LN的有效生物指标;抗C1q抗体联合抗ds DNA抗体检测对:1)预测SLE患者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2)衡量对SLE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监测,且生活中许多疾病都是通过接触传播的,这使得人体呼吸监测和非接触人机交互成为研究热点。柔性电子器件相较于传统检测设备体积小、成本低、舒适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可穿戴健康检测系统。本文基于石墨烯-氧化石墨烯(Graphene-Graphene Oxide,Gr-GO)制备了柔性碳基湿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阵列,并结合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分析算法,实现了人体呼吸的实时智能监测和
学位
目的:研究FLT3-ITD/ASXL1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并探讨可能对预后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入我院且初诊为AML(非APL)患者共164例,所有患者根据FLT3-ITD/ASXL1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外周血液学特征、染色体核型、分子生物学、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等),同
学位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CT血管造影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进行左心耳血栓形成情况检查的10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以及二者联合分别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诊断左心耳血栓阳性和阴性结果,分析3种方法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结果:TEE诊断左心耳血栓阳性患者33例(3
期刊
目的:通过评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肠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功能及尿毒症微炎症状态,探讨CKD与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脏内科病房住院确诊为CKD且已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患者80例,以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方
学位
目的:探讨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COHb)联合胆红素(Total bilirubin,STB)在评估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上的价值,为早期识别新生儿溶血病所致的胆红素脑病提供依据,从而做到早期干预、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方法:以我院新生儿病房2018年至2021年期间收治的198例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分析对象,并根据是否存在急性胆红素脑病前期表现如嗜睡、肌张力低
学位
目的:目前研究阿司匹林对COVID-19影响的临床试验日益增多,但其结果不一致,本meta分析系统评价低剂量阿司匹林是否会改善住院新COVID-19患者的预后,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机检索PubMed、Clinical Trials.gov、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2019年至2022年。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相关文献,利用纽卡斯尔
学位
目的:讨论18F-FDG PET/CT(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于活动性大动脉炎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47例大动脉炎患者,女性32人(68%),活动组平均年龄约为57.67岁(标准差为13.62岁)。收集患者的SUVmax、血沉(Erythrocy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基于人口统计学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发现术前可观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淋巴结检查方式的影响及选择不同淋巴结检查方式对于术后生存率及死亡结局的影响,以达到优化分期,优化手术方式选择的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通过选取2004年至2016年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中的病例资
学位
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HCC弹性值与其分化程度及免疫组化参数Ki-67和p53的关系。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1年12月40例HCC和14例ICC患者的2D-SWE图像,记录两组病灶的弹性值,包括与周围肝实质杨氏模量比值(Eratio)、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平均值(Eme
学位
目的:通过收集和分析哮喘儿童缓解期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各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特点,探讨小气道功能评估在儿童哮喘缓解期对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6岁、确诊支气管哮喘、符合缓解期标准、大气道功能正常的患儿,分为小气道功能异常组和小气道功能正常组。收集各组儿童一般资料,以及各组儿童肺通气测定得到的用力肺活量(FVC)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