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医院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并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485株,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流行及分布情况,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的敏感性,并筛选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应用病例对照方法将485株铜绿假单菌分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和敏感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相应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我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科室以神经外科及呼吸内科为主;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显示耐药率较低的药物包括丁胺卡那霉素(10.8%)、左氧氟沙星(14.9%)及头孢吡肟(16.2%),而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噻肟则耐药率较高,分别为26.8%、44.9%和94.2%。其中多重耐药菌株占113例,达到23.3%;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住院时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种类≥3种、抗生素使用天数、吸痰、呼吸机、气管插管、深静脉插管、鼻饲插管、导尿管、混合感染真菌、混合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混合感染真菌、合并感染病原体≥3种等因素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显示抗生素使用天数、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气管插管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对485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头孢噻肟、氨曲南、亚胺培南。2.合并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住院时间、抗生素的应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种类≥3种、使用抗生素天数)、侵袭性操作(吸痰、深静脉插管、气管插管、鼻胃饲管插管、导尿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混合感染(混合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混合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混合感染真菌、合并感染病原体种类数≥3种)等因素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相关。3.抗生素使用天数、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气管插管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