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秦岭南北60个气象观测站点1962~2011年极端降水数据的收集,系统地分析了秦岭南北全区及五个子区8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可能影响其变化的影响因素,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在对研究区站点降水数据的质量控制与均一性检验得出,降水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的73个站点中,10个点缺测时间小于一年,3个站点缺测时间在1至5年间,13个站点缺测时间超过5年,将缺测时间超过5年以上的台站删除,最终保留60个站点。60个站点的均一性检验表明,只有武都站与新乡站在绝对检验中存在突变点,但在加入参考序列进行相对检验中发现,突变点不存在。最终判断其不存在突变点,不需要进一步订正。 (2)全区的8个极端降水指数的中,总降水量的年际减少最多,极端降水量的年际增加最多,但整体变化均不明显;5个子区域极端降水指数的年际变化较大,黄土原区年降水总量减少最为显著,总降水量与逐年平均降水强度的地域差异最为明显,其变化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总体呈现出由南至北逐渐增大;秦岭南北各极端降水指数多年平均值的空间变化中呈现明显的“阶梯”状,秦岭以南的持续无降水天数明显多于秦岭以北,由南至北逐渐增多,其它指数呈自南致北逐渐减小,表现出明显的干湿差异。持续无降水天数在年际变化中,呈增加趋势主要集中秦岭以南,减少趋势主要集中在黄土原区与巴巫谷地,全区总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的站点主要集中在108°E及秦岭以北,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的站点主要集中的105°E以西,最大1天降水总量与最大5天降水总量、极端降水量、非常极端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基本相似,使得秦岭以南部分站点极端降水呈现更加极端的趋势。 (3)在对可能影响秦岭南北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的原因分析中发现,平缓的地区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相对稳定,小起伏低山、中起伏低山、中起伏中山在极端降水指数中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中起伏中山的变化最大,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加或者减少主要发生在这类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西风急流的加强,导致我国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水汽的输送,另一方面亚洲季风系统的减弱使得我国南方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多,而秦岭的阻隔则进一步导致以北气候更加干旱,南北气候差异进一步增大。在极端降水事件的形成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大尺度环流系统对大范围的降水事件影响较大,但对小尺度范围的影响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