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美国南方文学中继福克纳之后最杰出的一位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创作特色、引人关注的宗教女作家。奥康纳笃信天主教,她一生的创作都与其宗教信仰息息相通。奥康纳仅活了39岁,在她有限的创作时间里,共写有两部长篇小说和31个短篇,我们看到她几乎每一部作品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揭示“上帝”恩典降临的奥秘,在这方面,奥康纳的短篇小说最能反映她对“上帝”信仰的诉求,而作为天主教经典的《圣经》更是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论着重以文化研究理论方法为基础,以作者的宗教信仰为切入点,探析奥康纳短篇小说创作与“圣经文化”的关系。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立论、国内外对奥康纳的研究概况以及本论的研究价值与创新点。第一章以奥康纳一生的经历为线索,分析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创作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以及圣经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重点突出了她的三重身份——天主教徒、南方人、作家。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探讨了奥康纳短篇小说中贯穿的由《圣经》而来的两大主题:“原罪观”与“拯救观”。首先,在论述传统原罪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奥康纳在其短篇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性之恶,通过对种种恶行的展示,告诫人们只有意识到自身的罪恶,才能获得拯救,并进一步指出奥康纳特别关注罪恶的原因。其后,围绕奥康纳对罪恶的拯救进行探讨,大量运用暴力和死亡是奥康纳对罪人进行拯救的方法,她用暴力将沉睡于罪之世界的人们打醒,使之脱离罪恶,走进信仰,暴力和死亡在奥康纳笔下不是意味着结束,而是新生。奥康纳的这一思想是来源于《圣经》的。第三、四章以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以圣经人物、圣经意象和奥康纳短篇小说的联系为基点,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奥康纳的短篇小说进行了解读。奥康纳笔下的黑人塑像和难民吉扎克与《圣经》受难者耶稣基督有着一种内在的相通;奥康纳采用“置换”,“魔幻变调”的手法塑造出的一系列怪诞人物形象,则表现出人类在失去信仰后的痛苦状态。在对圣经意象的运用中,通过“神启意象”和“魔幻意象”激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唤起了积淀在人们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奥康纳将个人的情怀意念转变为人类一种共通的情感,使读者站在圣经传统中思索着人的命运、意义和价值。结语部分指出奥康纳短篇小说对圣经文化资源的借鉴和运用,无论在其创作的思想上,还是在其艺术表现的手法上,最终都指向了人。对人的终极关怀使奥康纳的作品跨越国界,跨越时空,走向世界,但其宗教理想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而且很难实践。奥康纳一生的追求,她的所有著作都与其宗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将由《圣经》而生发的主题,以及由《圣经》而来的人物原型和意象象征运用到自己短篇小说创作中的同时,她也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融入其中,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怪诞风格。奥康纳用自己的挚诚在其短篇小说的创作中激起了人们对《圣经》文化的再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