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元散曲》中的“和”,从词汇构成来看,包括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部分;从词性来看,包括实、虚两大部分。其用例丰富,见次高频,说明了“和”在元代散曲乃至整个元代语言中使用极为广泛。具体而言,单纯词“和”中,动词、介词、连词用例最为繁多。其中介词居冠,动词次之,连词稍次。从语法功能上讲,单纯词“和”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语等句子成分。“和”素合成词从词类上看,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可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从结构关系上看,“和”素合成词有联合式(包括同义、反义和类义联合)、偏正式(包括状中和定中关系)、述宾式(主要是动宾关系)、主谓式以及补充式五种结构方式。这五种构成方式的合成词,出现频次高,使用领域广泛。从语音形式上说,《全元散曲》中的“和”共有“hè”、“hé”、“huò”、“huó”四种读音,其中读“hè”、“huò”、“huó”的多是动词,读“hé”的多为形容词和名词。语义方面,《全元散曲》中单纯词“和”本身即为多义词,存在词类活用现象;“和”素合成词只有一词多义现象,其多义来源主要是词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借代义。总体说来,《全元散曲》中的实词“和”中主要承袭古汉语旧有词汇,体现出“文”的特色。虚词的使用则较独特,代表口语色彩的连词“和”用例甚众,体现了元散曲“白”的一面。整体上,《全元散曲》中的“和”并未突出体现元散曲的口语化特色,其语言风格较之杂剧、小说而文,较之正统诗词而白,因此介于文白之间。这正符合了散曲以俗为尚,但整体上熔雅俗于一炉,因而“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特色。通过以上分析和总结,本文揭示了“和”在元代散曲中的基本语言面貌和语言特点,并对《汉语大词典》作了有益的补正,肯定了《全元散曲》在汉语史上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