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求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更加重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领域计划(IHDP)于1995年联合提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简称LUCC)研究计划,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计划中,提出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三个重点领域,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水文等是长时间尺度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社会经济因素如人口变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等是短时间尺度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其中人口因素又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在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人口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作用更加强烈。考虑到不同地区的LUCC研究对全球变化的贡献和响应并不相同,区域尺度的LUCC研究应集中在那些“关键地区”、“热点地区”以及“脆弱地区”(Lanbin,1999)。中国脆弱生态地区的LUCC研究主要在黄土地区、绿洲地区、干旱地区、河口地区、农林/农牧交错地区展开,喀斯特地区的研究则较少。本文以贵阳市为例,借助相关的统计资料,探讨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发展的相互关系,有利于认识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及机制,丰富西南喀斯特地区的LUCC研究,为该类区域发展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绪论。简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贵阳市区域特征分析。通过对贵阳市地理位置、交通区位、经济区位等区位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等社会经济环境的分析,了解贵阳市的区域特征,为开展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发展关系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通过研究贵阳市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总变化率、年均变化率以及各区(县、市)的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的情况,探究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通过研究贵阳市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探究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通过研究贵阳市水土流失变化、土壤质量变化、水田及旱地比例变化的情况,探究贵阳市土地质量的变化。在了解贵阳市土地变化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原理对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第四部分,贵阳市人口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分析。在了解贵阳市近10年人口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利用中国人口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对贵阳市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发展的关系提供依据。第五部分,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发展关系研究。通过分析人口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及土地利用变化对人口发展的作用,建立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发展关系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贵阳市人口与土地利用程度的人口分异模型。通过研究贵阳市人口总数、人口城市化与建设用地的相关分析以及人口总数与耕地的相关分析,对未来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发展的关系趋势进行预测。第六部分,结论及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发展区域经济的主要城市之一,泛珠江经济区等沿海沿边经济区的腹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第二产业为主,对全省经济有辐射带动作用。其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坝地较少,85%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全,生物资源及矿藏丰富,水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土地占有率不均,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2)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大、速度较快。交通用地、其他农用地、园地等的变化比较剧烈,耕地、林地变化比较小。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是农用地、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的面积不断增加。(3)贵阳市土地利用程度与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呈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综合指数不高与其山多坡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实际相符。(4)贵阳市人口总数呈不断增长态势,人口非农化水平不断提高,是贵州省人口素质最高的地区,也是贵州省人口集聚区,人口主要聚集在金融商贸集中的贵阳盆地。(5)贵阳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与人口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较大,人均土地、人均耕地较少,适宜的建设用地贫乏,人地关系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