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价值。在日益高涨的对生态自然环境的关注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城市滨水区的独特地位正受到人们的普通关注。对于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城市滨水区的复兴已是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如何对此进行有效地利用和投资成为开发中的关键。国内在进行滨水区建设时,暴露出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内容上的单一化、形式上的程式化和景观上的贫困化等方面。问题在于,当我们认识到了滨水区的作用之后,并且有了经费和用地时,我们应当怎样来组织规划和设计,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滨水区的潜力。换句话说,即以什么方式来建设,以什么面貌出现等等,这些正是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首先简述了世界范围内的滨水区的发展历程,国外滨水区建设的经验以及滨水区景观开发的需要和可能性。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滨水区的空间要素进行分析,总结了十项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最终的具体化必须以滨水区的实物环境为依托,以景观设计为手段,并以滨水区景观为最终的表达形式。城市滨水区建筑在具体设计中采用多种布局方式的组合,建筑布局应结合水体、滨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地形地貌而取得丰富多彩的城市滨水景观。这就要求建筑群体统一和谐,建筑形体、色彩、屋顶等形态与水体取得呼应、协调。滨水城市天际线的设计和组织是设计者对某一阶段(时代)的城市形象认识的结果,它对城市发展的预期目标效果起到一定的先导作用。不仅如此,在生态整治的同时,对实质的空间形态加以整治,城市滨水区才能真正发挥其生态、经济、社会以及都市形式各个层面的意义。我们认为,城市滨水区的区域空间结构、用地形态、道路交通、实体景观、水体护岸、植被绿化以及系统照明这些主要要素共同决定该区域空间形态的形式与品质。本文以城市建设中矛盾最集中的城市中心滨水区域为研究对象,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开放空间,从城市设计的研究角度,探求城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与相关问题。尝试分析与总结城市滨水空间形态模型,以期对目前正大规模展开的城市滨水环境整治与再开发工作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