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镇银行是以服务“三农”为主要目标,针对农户及农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商业性银行。这些村镇银行有效促进农村资金回流,是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载体。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分为狭义信贷风险和广义信贷风险。狭义信用风险是指贷款方未履行贷款责任或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所引发的风险;广义用贷风险主要是指贷款方未履行职责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而引发的风险。信用风险的长期存在,必然制约农村经济稳健增长,不利于农村金融和谐发展。银行经营的核心是平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谋求在较低的风险基础上取得较高的收益,因此,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永恒的核心内容。参考多篇国内外现有的文献资料的总结,概述了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界定了村镇银行和信用风险的定义,围绕着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介绍了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和现在应用比较普遍的现代信用分析方法。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利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影响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综合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贷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贷款情况和银行内部管理四个大方向并设计了14个指标变量,建立影响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因素指标体系,为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和角度。此外,通过总结国外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孟加拉国)农村金融体制信用风险管理经验,结合我国村镇银行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善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最后,提出要管理好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应从完善村镇银行内部管理和改善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外部金融环境入手的对策建议。主要运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上,运用了统计方法、图表等量化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结合我国村镇银行的实际情况,得出促进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