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破裂的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 aneurysms,ACh AAs)患者行手术治疗(包括夹闭或者介入)前后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如何进一步预防和治疗,为临床的诊治提供经验借鉴。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2018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后简称“我院”)行头颅CTA或DSA明确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伴ACh As,并于我院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或介入栓塞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患者是否发生术后缺血并发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危险因素的采集,包括术前基线资料,动脉瘤相关情况及术中和术后治疗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头颅CTA或MRA均证实ACh As均被完全夹闭或栓塞。术后发生缺血并发症的患者有20名,缺血事件发生率为34.5%。2.经单因素分析,缺血组Hunt-hess评分(P=0.017)、改良Fisher评分(P=0.010)、动脉瘤大小(5.5±2.5 VS 4.2±1.7,P=0.023)及ACh As位置分类(χ2=0.089,P=0.010)与非缺血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而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术前GCS评分、动脉瘤瘤颈宽度、动脉瘤个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术中是否阻断颈内动脉无显著差异(P>0.05)。3.进行logistic多重回归分析发现,Hunt-hess评分(P=0.013,OR=13.867,95%CI=1.749-109.919),动脉瘤大小(P=0.017,OR=5.389,95%CI=1.349-21.524)及ACh As位置分类(P=0.008,OR=7.861,95%CI=1.725-35.835)是破裂的ACh As患者发生术后缺血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1.破裂的ACh As患者术后缺血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有Hunt-hess分级Ⅲ级及以上、动脉瘤大小>5mm和ACh As瘤颈完全或部分起源于脉络膜前动脉(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ACh A)。2.在处理该类动脉瘤时,术前结合影像学检查充分了解动脉瘤及周边血管的毗邻情况,载瘤动脉是否存在变异等;术中精细而轻柔的操作,同时运用合适的术中监测技术,可有效地降低缺血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及时复查影像学检查,采取保护性个体化治疗,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仍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