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杜解補正》訓話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520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顧炎武《左傳杜解補正》是專門針對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的訓詁學著作,是清代《左傳》學發展的重要開端。《補正》共三卷,有573條注解,皆依照《集解》中條目的順序有選擇地補正。《補正》語言簡練,體例大體分爲補充和糾正兩種,每條注釋皆先引經傳原文,補正過程中有時也列《集解》注釋內容以示對比,以補充或糾正的形式表達觀點,旨在補充《集解》闕漏,並糾正其失誤。《補正》的單個條目結構一般包含義理和考證兩部分,義理闡述觀點,考證則旁徵博引以爲佐證,或兩者兼備,或取其一。從條目比例來看,補充部分占比約74%,糾正部分約26%。雖然“補”多於“正”,但“正”整體上推理嚴謹,例證充足,常常能直指問題核心。由此可見,顧氏既能對先賢權威給予足夠的尊重和恭謙,又能對學問本身保持較爲客觀和勇於批判的治學態度。《補正》中的訓詁術語既有適用其體例的特用術語,如“補云”“改云”等,也有普遍使用的通用術語,如“按”“曰”等。訓詁內容既有人物、地理、禮法、政治幾方面的歷史考證,也有校勘)誤,還包括字句章法的闡釋,而其中以歷史考證中人物、地理、禮法、政治四類筆墨較多,可見顧氏擅長且重視此四類問題;訓詁方法以聲訓、形訓、義訓之法見長,中間融合了考據法使論證具有了嚴密的邏1性,又輔以校勘法保證訓詁的全面性和嚴謹性。通過對《補正》的梳理及與《集解》的對比發現,顧氏對字音、字形的關注較杜氏更多,這與他深厚的文字學功底和精深的音韻學造詣密不可分。訓詁時常常選擇影響文義之字詞,使用據形索義、因聲求義、因文斷義等方法,既訓釋了字詞,又疏通了文意。有別於《集解》的直釋其義,《補正》更重視考據,這與《日知錄》中關於《左傳》的“樸學”之風一脈相承。顧氏能將小學與考據學相結合,開清人補正杜注之先河,爲後人研究《左傳》古注以及考證經傳原文得失提供了借鑒。
其他文献
“敦煌漢簡”的發掘時間較早,有許多關於文字考釋、文化地理、書法藝術的研究成果,但是在詞彙研究方面的成果較少,因此本文將《敦煌漢簡》這部著作中的動詞和形容詞作爲研究對象,通過共時研究與歷時研究相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研究相結合,文獻研究與文例分析相結合,窮盡性地統計與比較研究相結合這四種方法全面地梳理《敦煌漢簡》動詞的類型、動詞之間的關係、動詞的語法特徵、動詞的句法功能、形容詞的類型、形容詞之間的關係
学位
曾侯乙墓竹簡作爲戰國早期的出土文獻,較好地保留了戰國早期楚文字的真實面貌,對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的構造、字頻與字用、字詞關係、異體字等進行分析研究,能夠進一步展現曾侯乙墓竹簡文字在漢字史上的價值。排除存疑字、待考字等,可進行文字構造、字頻字用等相關研究的曾侯乙墓竹簡單字共454個。結合裘錫圭先生的“三書說”文字構造理論分析,曾侯乙墓竹簡中見於《說文》正體的字共273個,分爲表意字,形聲字,非表意、非形
学位
随着电容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电极材料应运而生。其中碳纳米管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好电容性能而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一种电极材料。然而,碳纳米管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会在其表面呈现惰性常常以团聚的形式存在,减弱了碳纳米管的电学特性,进而约束了碳纳米管的应用领域。因此对碳纳米管进行修饰,改善碳纳米管的缺点提高其化学性能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研究。本文以不同的方法对碳纳米管进行改性,在改性后的碳纳米管表面负
学位
《左傳》是先秦時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歷史著作,記錄了春秋時期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各諸侯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而“禮”是文化方面最重要的體現,研究禮制詞彙必不可少。本論文對《左傳》禮制類職官詞彙做了較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左傳》保留了周前至春秋時期周王室和以魯國爲代表的大大小小十餘個諸侯國的職官。周王室和諸侯國都有內外朝分治的職官系統,其中公卿大夫們自有家臣。諸侯國有同名同實和異名同實的共有職
学位
周家臺秦簡係於湖北省荊州市出土的一批簡牘,簡文書寫的時代大概是在秦朝。本文致力於對周家臺秦簡文字做一個系統性的研究,探究文字的構形系統、異體關係和字體,考察文字在秦漢之際的演變情況,爲秦文字研究提供一個例證。周家臺秦簡文字是由筆畫和構件構成的,筆畫是書寫元素,構件是構形元素,它們不同的性質決定了在字形拆分時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文字的筆畫分爲九種基本類型,即橫、豎、撇、捺、點、折、彎、鈎、提。文字的構
学位
在国家三孩政策全面启动以及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教保服务多元化需求催生出托幼双向衔接的新模式。新时代托幼双向衔接模式旨在从国家宏观层面出发,将两种照护模式通过合理有效的配置实现彼此间的互补协助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功能。遵循发展规律,促进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追求;完善婴有所托,推动发展普惠教育的有效途径;紧跟时代潮流,适应世界学前教育改革走向,成为托幼双向衔接的价值意蕴。管理体制双向衔接、教育双
期刊
地记是我国方志类著述发展的早期形式,举凡乡贤、交通、山川、风土、异闻等无所不录,具有“亦地亦史”的性质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地理大交流的出现,人们对地域环境的认识逐渐加深,大批地记作家由此出现,于是大量描写地方人物、地理的私人地记著述应运而生。我国西北五省区地处内陆腹地,具有区别于中原、江南等地区的地域文化风貌。因此,本文选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北地记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时期西北地记对西北地区
学位
咏物小赋是从题材和体制方面划分的赋体类别,在汉赋作品中是独特的一类。这一体式肇始于先秦时期,在汉代繁荣起来,现存的汉代咏物小赋数量可观,题材丰富,在写物手法、文体风格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对后世咏物小赋的创作有深远影响。论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入手,主要讨论汉代咏物小赋的文体起源、文体生成、文体特征以及咏物小赋与汉代其它文体的渗透联系。咏物小赋作为赋体的一类,其起源固然可放在赋体起源的大背景之下考察,但亦不
学位
敦煌漢簡是20世紀初在甘肅河西疏勒河流域漢塞烽隧遺址陸續出土的竹、木簡牘。作爲兩漢烽隧遺址出土的漢簡,爲研究兩漢河西地區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提供了珍貴的材料,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價值。本文以《敦煌漢簡》中的2485枚簡爲語料進行研究。所見名詞共1264個,其中單音節名詞共396個,複音節名詞共868個。又依據詞的意義功能,將名詞分爲專有名詞、普通名詞、時間名詞、方位名詞、處所名詞和稱謂名詞6類。依
学位
天水放馬灘秦簡真實地保存了公元前三世紀左右秦地語言文字的使用面貌,記錄了彼時秦人的生活習性,是研究秦文化發源地社會歷史文化及語言文字的寶貴材料。系統分析該批材料中名詞的音節、意義、結構及語法功能和詞義關係,可以揭示戰國末期秦地漢語名詞的表義特徵和使用狀況,從而在一定程度展示該批材料在漢語詞彙發展史上價值。天水放馬灘秦簡名詞共計787個。從構詞音節的角度看,其中單音詞佔名詞總量的37.73%,複音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