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年代初纳粹德国的崛起,对欧洲国际关系秩序构成强有力的冲击,罗马尼亚是最受影响的国家之一.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它竭力在欧洲列强和东欧中小国家之间进行周旋,本文所要探究的就是在这一国际局势剧烈变动时期的罗马尼亚外交政策.本文将三十年代罗马尼亚外交政策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本文着重考察的是罗马尼亚与苏联关于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谈判.1930-1932年,经济大危机和纳粹势力的崛起冲击了二十年代的集体安全体系.法国、波兰与苏联就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进行谈判,这是以后大联盟外交的初步.罗马尼亚虽是东欧小国,但由于同法国、波兰的特殊关系,以及与苏联长期存在领土争端,因而与这次谈判产生了密切关系.这是罗马尼亚在战后第一次面临艰难的选择:是作出一定的牺牲与盟国保持共同的对苏政策,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置身于合作之外?这一选择影响了整个法、波、苏三国谈判的进程,对罗马尼亚国内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今后罗苏合作将会遇到的问题.在第二部分,本文着重考察的是罗马尼亚的集体安全政策即底图内斯库的的外交政策.1933-1936年,是集体安全达到顶峰尔后走向终结的时期,这一时期,纳粹德国崛起,欧洲力量平衡发生变化,凡尔赛体系开始被打破,法国的巴尔都同苏联一起倡导集体安全.底图内斯库在任罗马尼亚外长期间(1932、12-1936、8),把罗马尼亚的命运与集体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依靠法国的基础上加强小协约国的团结,组建巴尔干联盟,同苏联修好,抵制修约国家,在欧洲外交舞台取得了一般小国外长所无法取得的成就,其影响远远超出罗马尼亚一国.底图内斯库的名字,同法国的巴尔都一样成为当时欧洲集体安全的代名词.底图内斯库的去职,标志着罗马尼亚外交政策的一个时代的结束.在第三部分,本文考察的是罗马尼亚的平衡自保外交.1936-1939年,国际局势剧烈动荡,英、法的对德绥靖在慕尼黑达到顶点,尔后,转向对德遏制;纳粹德国的力量不断增强,在欧洲占据越来越有利的地位.罗马尼亚放弃底图内斯库的联苏抑德政策,准备在大国间保持平衡,这一政策在慕尼黑会议后进一步加强,罗马尼亚一方面与德国缔结经济协定,另一方面寻求英法的政治保障.但同时,拒绝加入匆忙组建的反德阵线,罗马尼亚期待出现有利于自己的局势.这是一种在大国间走钢丝的政策,其基础是欧洲的力量保持某种平衡,随着这一平衡的打破,罗马尼亚平衡自保的政策也告一段落.在第四部分,本文对罗马尼亚最后倒向纳粹德国的过程作了分析.自1939年8月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之后,罗马尼亚的外部环境更趋恶化.随着二战的爆发和波兰的被瓜分,罗马尼亚处境孤立,其外交选择已无多大余地.长期对苏联的恐惧和对德国抱有的幻想,使罗马尼亚倾向德国.法国战败和苏联出兵比萨拉比亚,罗马尼亚终于完全投向德国的怀抱,开始在德国建立的欧洲新秩序中扮演新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