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多肽组学研究过氧化氢诱导的酿酒酵母细胞凋亡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质谱技术的多肽组学可以用来研究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多肽。多肽组学方法在发现生物标志物、蛋白酶和肽酶底物及调控蛋白水解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高度有序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对多细胞生物的发育和维持自身平衡至关重要。活性氧是细胞凋亡的重要调控者,但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尚未完全阐述。迄今为止,Yca1p是酵母中发现的唯一类似哺乳动物caspase蛋白的同源物。YCA1在调控酵母细胞凋亡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证实,但其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活性氧(ROS)和YCA1在细胞凋亡中的机理,本实验以野生型酿酒酵母BY4741和突变株Δyca1为实验材料,选用过氧化氢(H2O2)作为氧化压力,用不同浓度H2O2分别处理野生型酿酒酵母细胞BY4741和突变株Δyca1,菌落计数法和Annexin V/PI双染法分别检测酵母的存活率和凋亡率,并采用定量多肽组学的方法检测凋亡过程中细胞内多肽的变化,以期发现YCA1在凋亡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菌落计数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显示,当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处理野生型酿酒酵母BY4741和突变株Δyca1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存活率均不断地下降,凋亡率均不断地增加。且野生型BY4741存活率均低于突变株Δyca1,凋亡率均高于突变株Δyca1。2.用2 mM H2O2处理野生型BY4741,检测到912条多肽,有262条肽发生显著变化,归属于121个蛋白前体。检测到的差异表达肽有48%位于前体蛋白的N或C端。有5种前体蛋白能够产生6条以上的肽,分别是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3、磷酸甘油酸激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60S酸性核糖体蛋白P1-α、热休克蛋白60。来自于这5种蛋白产生的肽既有上调的,也有下调的。3.用2 mM H2O2处理突变株Δyca1,总共鉴定出490条多肽,有170条肽发生显著变化,归属于87个蛋白前体。其中两条上调的肽gQDDLGkGDTEES、tPGAATIkPTVE分别来自于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过氧化物酶TSA1。50%差异表达肽位于前体蛋白的N或C端。绝大多数的肽来源于未表征的蛋白质YNL208W、磷酸甘油酸激酶、延伸因子1-α、辅助伴侣蛋白SBA-1。4.通过比较2 mM H2O2处理野生型酿酒酵母BY4741和突变株Δyca1后的多肽,发现有300条相同的肽,有182条肽发生变化,其中在两种菌株均发生变化的有42条肽,只在在野生型BY4741发生显著变化的有45条肽,只在突变株Δyca1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有95条肽。5.从多肽水平进一步证明GAPDH是YCA1的特异性酶切底物,STM1有可能也是YCA1的酶切底物。本研究利用定量多肽组学的方法研究细胞凋亡的机理及YCA1的作用,这是首次从多肽水平研究凋亡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在凋亡过程中发现很多差异表达的肽,这些肽在细胞凋亡中可能发挥着某些作用,需要下一步的功能验证。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大豆蛋白和酪蛋白为原料,采用α-糜蛋白酶催化类蛋白反应向大豆多肽(SP)中导入酪蛋白非磷酸肽(CNPP)形成大豆蛋白-酪蛋白复合物(CNPSPC)。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CNP
自我控制需求是一种被遗忘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引起服务人员的疲劳感,即恢复需要。如果这种恢复程度得不到满足或减缓,个体的疲劳感会与日俱增;长期的疲劳感会影响个体的工作状
广义逆理论已成为现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矩阵广义逆、线性空间中的线性变换的广义逆、Hilbert空间中线性算子的Moore-Penrose广义逆和Banach
在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的控制关系得到不断调整,相应地,国有企业的政府控股形式也随之发生演变,本文重点探讨不同的政府控股形式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
2006年以来,我国煤矿生产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2月份以来,先后发生了4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从事故调查结果看,这些煤矿大多存在安全管理薄弱,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高温除尘技术是发展IGCC、PFBC的重要环节,目前研究的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理论和实验出发,研究稀土钨热电子发射式粉尘预荷电颗粒层基本除尘特性,旨在探索一种新
目的探讨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影响。方法总结48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