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由于受累的中枢神经病位不同,临床常表现出体征、症状复杂多样的特点,多以肢体无力、麻木或沉重感为常见症状,急性发作期约有半数患者有视力丧失或视物模糊,此外,病变累及脑干还可能表现出眼球震颤、核间性眼肌麻痹等体征;累及听神经或其传导通路会引起耳聋、耳鸣、眩晕等;累及小脑、脊髓后索或大脑皮质会出现步态不稳、闭眼不能站立等共济失调表现。约有85%的患者呈复发-缓解的发病类型。这类病人在首次发病后,症状通常可以短时间内恢复,在数月或数年的缓解期后再次发病,每次复发后恢复不完全,多次发病后遗留症状越来越重,最终可能导致瘫痪。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病多发于20-40岁,女性高于男性,且高纬度寒冷地区多发。本文通过对MS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发现西医迄今为止对该病病因并不明确,治疗上尚无特效疗法,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没有从根本上降低MS的复发率和病残率。中医对于MS的病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法方药的认识目前尚不一致,影响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和优势发挥。因此,本文结合临床该病的病程表现及治疗效果,梳理探讨MS的病名、病因病机、证治方药、临床应用,以期进一步厘清该病的中医思路,希望能对提高中医治疗MS临床疗效起到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学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借助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多发性硬化”、“痿病”、“痹病”为检索词,搜集相关的理论、临床以及实验等方面文献,运用理论分析、归纳等方法,主要进行以下研究内容:1.对“多发性硬化”与“痿病”“痹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多发性硬化与痹证、痿证在病因病机、症状表现以及临床治法上均有交叉重叠,该病归属于中医“痿病”“痹病”范畴。2.总结MS的病因病机,主要有脾虚、肾虚、肝之功能失调、外感风寒、湿热等因素,强调痰、瘀等病理因素在整个病程中的重要作用,在MS反复发作时,应该警惕痰瘀的病理因素存在。另外,MS发病原因复杂,除了主要病机之外,常兼有其它因素影响,并且所有致病因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也会使MS得临床表现多有化。3.整理MS的主要治法,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而制定相应治法,急性期以驱邪为主,缓解期则以扶正为主。急性期的治法包括:清热利湿、祛风解表、祛风通络、疏肝解郁、化痰祛瘀等;缓解期治法有:益气健脾、补益肝肾、活血理气、养阴生津等。4.通过对有效文献中药物的分析统计,得出结论:益气健脾、补益肝肾的药物应用最多,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除湿药,其中活血化瘀药以虫类药的使用最为广泛。5.结合临床导师治疗MS时的经验,应用同补肝肾的大补肾汤加减效果满意,还要注意有无痰湿、瘀血征象,临证酌情加减活血化瘀、燥湿、清热之品。另外,MS患者因长期饱受疾病困扰,多有各种形式的情绪异常,在治疗MS时应关注患者精神情绪的状态,注意加以疏导,酌情加用疏肝理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