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运动自其1891年被创造以来,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篮球运动已经成为了参与人数最多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随着篮球运动的飞速发展以及规则的不断更新调整,篮球比赛的对抗性和激烈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比赛中,防守强度的提高和防守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球员单纯依靠个人能力去摆脱高质量的防守创造进攻得分机会更加困难,因此篮球比赛阵地进攻中基础配合的使用显得愈发重要。大量资料数据显示,掩护配合作为基础进攻战术配合中的一种,以其简单、实用、高效而被世界各国家队广泛使用,是被采用最多的阵地进攻战术配合。通过高质量的掩护配合可以迅速扰乱对方的防守阵型,撕破对手防线使球队占据主动,进而获得更多的进攻得分机会。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9年篮球世界杯比赛中,中国男篮使用最多的掩护配合为研究对象,从掩护配合的时间特征、区域特征、人员位置构成、掩护配合的组织形式、掩护后的进攻效果以及防守掩护配合的策略6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通过与对手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如下:(1)中国男篮平均每场比赛发生80.8次掩护配合,运用掩护配合的总数量比全部对手多48次,但大部分掩护配合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掩护意图明显,掩护时掩护面积较小,不能有效挡住或延误被掩护者防守人,掩护配合形式单一和掩护后变化不多。(2)中国男篮与对手掩护配合发动的时间分布相一致,主要发生在15秒以内,16秒-24秒发生的掩护配合对手多于中国队;中国队几乎每一次阵地进攻都依靠掩护配合发动,个人机动进攻较少。(3)中国男篮的掩护配合主要在2区内进行,占比59.9%,多由中锋给后卫队员进行挡拆;3区内发生的掩护配合占比16.6%,1区第三,其他区域内掩护配合发生较少;与中国队相比对手掩护配合选位更加灵活,掩护配合的区域分布较分散,2区仅占比38.8%,其次为3区占比20.5%,1区占比16.9%,4区10.3%。(4)在人员位置特征方面,中国队88.8%的掩护配合由中锋作为掩护者完成,大前锋作为掩护者仅占比3.1%,得分后卫和控球后卫主要为被掩护者;对手的掩护配合主要以大前锋为主占比50.8%,其次为中锋39.3%,被掩护者主要以控球后卫为主,得分后卫次之,小前锋第三。各队因人员配置和战术打法的不同造成掩护人员位置和掩护数量存在差异,科特迪瓦和波兰队小前锋作为掩护者出现次数较多。(5)中国男篮的掩护配合主要围绕持球队员进行,发生次数最多的是挡拆配合,占比64.9%,其次为前掩护,无球队员之间的掩护配合发生较少;对手与中国男篮的掩护配合使用形式分布相似,主要以挡拆和前掩护为主,分别占比55.3%和16.6%,在无球队员之间的掩护配合对手较中国男篮多,且掩护形式多样;掩护后球员的机动进攻能力方面,中国队与对手相比存在明显差距。(6)掩护配合后的进攻效果中国男篮与对手都以获得间接利益为主,投篮第二。比赛中随着防守强度的增加,通过掩护配合直接形成投篮的机会不多,多是结合其他配合形式进行攻击;对手在掩护配合总量比中国队少48次的情况下,投篮出手次数达到102次,体现出对手的掩护质量较高、掩护后出手较为果断;助攻、造犯规方面中国队多于对手。(7)中国队与对手防守掩护配合的主要方式为跟防,其次为换防。中国男篮总的防守策略是人盯人防守和区域联防相结合的混合防守,在采取区域联防时多采用换防,上提延阻后回防发生次数较对手多2.5倍,包夹防守在比赛中发生次数较少。本届世界杯中国队球员的防守能力和防守技术与对手相比差距不大,但防守强度和防守经验仍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