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迈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教育制度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更加重视各级教育间的衔接。就历史教学的教育衔接来讲,目前各界学者研究最多的是如何加强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对于如何加强高校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则研究较少。高校的历史教学,尤其是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教学,承担着传递历史学科知识、拓宽历史研究领域、向中学输送优秀历史教师等重任,然而,笔者通过四年的大学历史专业学习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历史)期间以及在中学长达一个学期的历史教学实习过程中,发现高校专业教学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一些错位,这种错位影响了高校历史专业人才的对口培养,也不利于新入职中学历史教师尽快适应中学历史教学,因而,研究中学历史教学与高校历史教学的对接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是传递学科专业知识的主要媒介,是推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利器。历史教科书在中学与高校的历史教学对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选取了教科书这个角度来探讨中学与高校历史教学的对接问题。在研究方法上,论文采用了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比较法等方法,结合心理学、教育学、课程论以及历史学科的理论,对中学与高师历史教科书进行对比分析,力图找出两类层次的历史教科书存在的错位现象,从而对如何进行有效对接提出一些建议。在内容上,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教科书编写的影响因素及一般原则。首先对教科书的概念做了界定,接着分别阐述了教科书编写的普遍原则和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原则。第二部分为历史教科书使用现状调查。分别从中学与高校两个层面展开具体的教科书使用现状调查,找出了两类教科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是高校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错位。从编写依据、编写内容、编写结构三个层面分析了两类教科书的错位。第四部分为两类教科书有效对接的建议与举措。笔者提出了几个建议来加强两类教育的衔接:改进教科书的编写,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历史师范生的培养,加强高师与中学的交流。期望通过笔者的研究,推动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