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高密度标测上腔静脉电解剖结构背景和目的肺静脉大环隔离(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是目前针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研究报道部分阵发性房颤患者并非肺静脉起源,单纯肺静脉隔离对于这类房颤患者疗效不佳。上腔静脉作为常见的非肺静脉起源点,根据不同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5.3-12.8%。上腔静脉因其解剖位置毗邻右侧膈神经、窦房结,上腔静脉电隔离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膈神经损伤(2%)、窦房结损伤(2-4.5%)。究其原因,是对上腔静脉的电传导顺序,以及窦房结、膈神经分布位置的认识不足。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高密度标测观察上腔静脉电解剖结构,从而降低上腔静脉隔离时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4例行肺静脉隔离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在窦性心律下使用环状电极高密度标测上腔静脉及右心房的电激动顺序,标注窦房结位置;通过高输出起搏夺获标注出右侧膈神经所在位置,对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电激动连接处进行消融隔离,并记录统计窦房结、膈神经分布位置,以及右心房至上腔静脉传导的最早突破点及成功消融点。结果窦房结位置分布差异较大(侧壁:75%,前壁:12.5%,后壁:12.5%),膈神经主要分布在侧壁位置(87.5%),仅少数分布在后壁(12.5%)。成功完成上腔静脉电隔离的位置主要分布在前壁和后壁偏间隔位置,消融上腔静脉后心率普遍上升(由74.5±14.6次/分升至81.0±13.0次/分,P=0.007)。23例病人均完成上腔静脉隔离,成功率为95.8%,仅一例因最早激动点与膈神经夺获点在同一位置,未能隔离。成功隔离患者术后无窦房结、膈神经损伤以及上腔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窦房结分布位置多变,但上腔静脉成功隔离点多位于前壁和后壁偏间隔侧,在高密度标测下后进行上腔静脉电隔离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降低上腔静脉隔离的相应并发症。第二部分:上腔静脉起源的心房颤动临床特点分析背景和目的上腔静脉触发的心房颤动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文献报道发生率为5.3-12.8%。经验性消融上腔静脉理论上能够提高阵发性房颤消融的成功率。但考虑到对上腔静脉标测花费时间以及消融可能造成的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能够提前识别是否为来自于上腔静脉触发后再进行上腔静脉电隔离能够更加有针对性。所以本研究主要通过将上腔静脉触发的心房颤动患者和非上腔静脉触发的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对比,试图找出相应指标,在术前能够更好的识别出是否来自上腔静脉触发。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4月我科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26例,其中10例患者明确为上腔静脉触发。对这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电生理检查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通过将上腔静脉触发的患者和非上腔静脉触发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上腔静脉触发的患者有更小的左心房前后径,并且有既往消融史的比例更高。并且上腔静脉-右心房的优势传导束为2.7±0.6,主要分布于后壁偏间隔侧。在三维标测基础下,上腔静脉隔离后无上腔静脉狭窄、窦房结、膈神经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结论:当阵发性房颤患者既往有消融病史,更小的左心房前后径,以及术前的心电图对于是否来自上腔静脉起源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三维标测下对上腔静脉隔离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