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从成长小说的维度对毕飞宇小说进行了分析,探讨毕飞宇的成长小说的生成背景及其叙事特征,总结其成长主题的独特内涵。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成长小说类型的内涵、西方渊源及中国的流变,普查梳理毕飞宇文本中的成长小说,明确本选题的研究价值所在。第一章以叙事学理论分析毕飞宇的成长小说创作由宏大叙事转入“朴素”现实主义的过程和缘由。毕飞宇的创作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叙事已从“家国”走向“屋檐下”,他不再追求宏大主题的表现而将笔触转向日常生活叙述,所以就内容与风格而言,毕飞宇的创作可称之为“朴素的”现实主义,他对孩童视界、城市世情和人物命运的表现无不体现着日常生活的素朴之美;而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目光还能够透过人物外在的形象和言行敏锐地捕捉到“人身上的鬼”,表现出其个性化书写的特有力度。第二章从成长小说的类型入手分析毕飞宇成长小说的叙事特征,在“视角与节奏”两个维度上来把握其成长小说的独特叙事策略和叙事方式。首先,他善于通过儿童视角的运用来切入人物内在的本质状态,表现心灵的细腻体验和精神世界的本真;其次,毕飞宇常常以独特的“第二”人称悉数周密地参与叙事,极大地拓展了叙事的时空与叙事的自由度,更重要的是,在“你”眼光下“我”的在场显得更为真切,从而有效弥补了全知视角和限制视角的缺陷;再次,毕飞宇成长小说叙事的多视角体现出审美的多声部性,与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暗合,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色。第三章主要从毕飞宇成长小说的恋母弑父的成长之“疼”,身体荣枯和人际冷暖,“带菌者”成长与反成长对抗角力等方面来分析其成长小说主体的生成。毕飞宇关注人成长过程中精神和心理的“疼痛”和“伤害”,同时也以细腻幽微的笔触捕捉人生理成长中的幽微震颤。对于主体的成长从外在的言行到内在的性格再延及深层次的精神世界全方位的展现,正是他的笔下人物的成长与前辈成长小说人物的鲜明区别,也是其魅力所在。结语部分总结了毕飞宇小说的成长叙事,指出其常将目光聚焦于“弱者”——女人和孩子,他们在男权或成人世界中盼望独立和长大,并带着这份憧憬去追求个性化体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其人生总是“在路上”,总是处于成长的现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