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关于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理论的研究结果。
本研究以解释学哲学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理论思辨法,对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原著进行分析,并参考国内外学者对他的理论的相关研究,由此归纳和提炼出阿德勒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理论。
通过对阿德勒原著的理解和解释,研究者得出以下的结论:
1、阿德勒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思想植根于他对人类个体的基本看法及他对人类心理的研究。阿德勒的这些思想非常丰富,在理论上足以建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以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格的统一性及儿童心理发展观为理论前提和基础。
2、阿德勒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儿童的社会兴趣、性格特征、情感与情绪、生活风格、性别角色这五个方面的发展,并指出这五个方面紧密联系,并且与遗传、环境、教育和儿童自身相互作用。阿德勒认为儿童社会性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这五个方面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儿童成为一个既能适应当前社会,又能为实现理想社会而主动改造当前社会,为人类社会做出一定贡献并最终实现自我的人。
3、阿德勒指出,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学校及教师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阿德勒将对问题儿童的治疗方法运用于儿童的社会性教育,从对儿童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七种对儿童进行社会性教育的方法:鼓励和促进儿童的勇气、通过游戏活动扩展儿童的社会兴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在集体谈话与讨论中对儿童进行社会性教育、利用学校生活中的日常活动对儿童进行社会性教育、给儿童以自由以及在学校建立教育咨询诊所。
4、阿德勒的这个理论体系对于我国目前的幼儿社会性教育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启示:第一,它启示我们应从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社会兴趣水平、性格和情绪特征、生活风格这几个方面来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状况,以便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第二,父母、教师与幼儿建立亲密的关系有利于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第三,幼儿的社会性教育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第四,让幼儿在幼儿园中与他人最大限度地互相接触与交往;第五,在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幼儿看作教育的主体,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第六,幼儿社会性教育应重视培养幼儿的社会兴趣;第七,幼儿社会性教育需要教师与父母、专家的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