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作为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地的利益相关主体,对一个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直接影响到其对生态旅游发展的支持与认可。而在同一旅游区不同区位的居民往往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强度不同,这种差异对生态旅游区实施和完善生态旅游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当前积极推进生态旅游的背景下,以生态旅游区武陵源为例,参考雅克松(Jaakson,2004)关于旅游者罩空间划分的标准,将整个武陵源划分为核心、过渡和外围三个区域,在运用社会交换理论、距离衰减理论和旅游罩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方程深入剖析了同一旅游区内处于不同空间区域的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1)总体上,武陵源居民对旅游发展持积极的态度,其中,过渡区更加强烈。核心区居民对经济、社会文化正面、居民素质和能力正面感知更加深刻,对社会成本、生活环境负面感知更加消极,呈现出从核心区向外围区递减的趋势,而在环境建设感知方面,显然,过渡区居民更加赞同旅游发展使本地更加注重环境的教育和保护。(2)“经济积极影响感知”是影响居民对旅游发展支持态度和归属感的首要因素,武陵源“核心/过渡/外围”这一反映空间要素的变量是影响居民旅游发展支持度和归属感的次要因素,显示了居民对旅游发展支持态度和归属感的空间分异存在,这种差异在空间上具体表现为:在核心区,经济正面感知是影响是影响居民旅游发展支持态度和归属感的最重要因素,而社会文化正面感知显然在过渡区和外围区构成了主要因素。(3)从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社会成本、环境建设、居民素质和能力6项感知指标体系和旅游发展的支持度、期望2项态度指标体系来看,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对旅游经济、社会文化水平正面感知差异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居民对生活环境消极感知和旅游发展支持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居住时间长短会直接影响居民对旅游负面影响感知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