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以此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能使每个学生都学习到有关“生死”的内容,学会生死、感悟生死,使其“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本研究即是本着此目的,设计出一套针对大学生为对象的生命教育课程,尝试了解短期的生命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的生死观(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立即性影响与持续性影响,并借助研究所得回馈资料以期进一步改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作为今后高校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参考。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的实验设计,以1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8名学生接受为期9周,每周1.5-2小时的生命教育课程;对照组10人在实验期间不做任何处理。研究工具包括生命意义感量表、死亡态度量表,以及研究者自行设计的生命教育课程。两种量表分别对实验者与对照组同学于教学前一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与课程结束后两个月进行施测,以了解生命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影响效果。为弥补量化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又选取3位被试作为个案研究,分别以访谈、单元学习单和课程总回馈表等形式,收集信息以了解他们对生命教育课程的反应。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如下:一、实验组同学在接受生命教育课程之后,其生命意义感在“生活目标”、“生命价值”和“生活热忱”部分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其中“生活热忱”这个维度具有延宕性效果;对于“生活自由”这一维度,生命教育课程未能达到教学效果。二、实验组同学在接受生命教育课程之后,其死亡态度在“生命消失”、“濒死情形”、“将死焦虑”和“死亡适应”部分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其中“死亡适应”这个维度具有延宕性效果;对于“死亡自在”这一维度,生命教育课程未能达到教学效果。三、生命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的生活影响颇大。整体来说,个案研究的三位同学在接受生命教育课程之后,其生死观与对生活的态度都有较大且积极的改变。具体说来,中国传统文化之儒、道生死观引导同学们建立更积极的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两部影片的播放更是以直观形式强化了这一效果;大地震事件的讨论、游植物园、文学作品欣赏与装扮“最后的家”都促发同学们思考自己的生命,更加珍惜此刻的生命,活在当下;最后《禅说》动画片的播放则是让学生们了解了平常心即是道,最重要的是要在现实中寻找到快乐。四、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很有必要。无论是从同学们提供的量化数据还是质性资料的反应来看,生命教育课程都是很有其效果并且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这也就说明了对于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不是必要的东西,恐怕难以如此受人们的欢迎。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研究者从推动学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和对后续生命教育相关研究的帮助两方面提出中肯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员与机构在研究和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时做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