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环节,是介于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中间变量。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连接点,其选择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该具有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中央银行采用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会有所差异。西方发达国家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基本上经历了从数量指标到价格指标的转变过程。比较有代表型的是美国,先后运用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目前采取泰勒规则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主要有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等,也有国家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货币政策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信贷计划实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央行加强了市场工具的宏观调控。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调控目标开始由直接目标向间接目标过渡。1995年央行宣布把货币供应量列为货币政策的控制目标之一,并从1996年开始公布年度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1998年1月1日,央行取消了实行近五十年的贷款规模限制,从此我国正式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结束了我国货币政策长期以来直接调控信贷规模的历史。央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符合当时的经济环境,适应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也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货币的内生性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年以来,主要由于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增加,央行对外汇占款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同时货币乘数波动幅度不断增大,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越来越弱。2001年至2006年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实际增长偏离目标值的幅度平均接近20%。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同样出现失控局面,以致于央行从2007年开始不再公布该年度的M1增长目标。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相关性也逐年减弱。货币供应量已经不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信贷、汇率、利率等指标中选择哪一个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信贷作为货币政策直接调控目标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它适应了计划经济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前期的市场环境,但是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系的框架,最近几年信贷规模也出现难以驾驭的局面,使用信贷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只能是一种倒退,不利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汇率也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一般适合小型开放经济国家,并且国际收支要保持相对长期均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人为管制的手段来维持,另外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明显的贸易顺差。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不适宜使用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对于目前我国经济学界讨论较多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也不适应我国的国情。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必须确定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对通货膨胀率能够精确计算和预测,并且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要求很高,央行只对通货膨胀率负责,为了达到通货膨胀目标可以采取其认为合适的任何货币政策,不受其他任何部门的束缚。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一方面我国对通货膨胀目标区间从没有过明确的定位,对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术也很不成熟,无法精确计算和预测通货膨胀率;另一方面,我国央行缺乏足够的独立性。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即我国目前仍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若央行把目标主要集中在了通货膨胀率上,很容易导致央行忙于应付物价指数而忽视其他宏观经济目标,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相比之下,利率是最适合充当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工具。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利率的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越来越强,以利率为中心的金融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率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同时存在法定利率和市场利率两种利率体系,法定利率是利率体系最重要的部分,市场利率自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之后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央行对法定利率进行了多次调整,同时进行了一系列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试图通过利率对宏观经济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近年来法定利率的调整和央行控制市场利率的效果来看,利率调节对宏观经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基本具备了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条件。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仍不完善,利率体系中的主体——存贷款利率目前市场化程度较低,其利率基准水平由央行上报至国务院后决定。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只要利率传导是有效的,利率就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其实美国虽然已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是其基准利率也不是由市场,而是由美联储决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率政策的制定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同时利率的调节是否能够有效地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从近几年来看,我国利率政策的调整明显提高了前瞻性和预测性,央行对市场利率的制定也较为独立,利率调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利率传导是基本有效的,因此我国目前采取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利率市场化仍然是利率能够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的重要条件,只有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利率传导渠道才能更加有效。由于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目前我国法定利率仍缺乏一定的市场化信息反映功能,加之微观经济基础利率弹性相对偏低等因素,利率还不能单独承担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以为主的多目标制或许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多目标制的核心是利率。目前我国利率体系的主要部分是存贷款利率,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存贷款基准利率对经济调节的主导作用,同时重视市场基准利率对经济的影响。除了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主要中介目标外,仍须注重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作用。但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可测性以及相关性都明显减弱,其只能辅助利率对经济进行调节,可以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辅助目标。我们可以借鉴泰勒规则的成功经验,在运用利率进行宏观调控时,综合考虑实际产出、通货膨胀率以及信贷、汇率等宏观指标。总之,利率是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终选择,而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目前利率还不能单独完成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任务。针对中介目标选择的一个可行方案是以利率为主的多目标制,即:利率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同时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辅助目标,并积极关注通货膨胀率、汇率等因素。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改进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条件成熟时确立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