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小说创作中的二元对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h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伍绮诗是当代美国华裔作家,目前已出版两部小说,分别是《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和《小小小小的火》(Little Fires Everywhere)。伍绮诗在创作过程中善于运用二元对立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图服务。首先,伍绮诗小说创作中的二元对立在主题上体现为两组,分别是理想和现实、传统与反叛。在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中,伍绮诗小说中的詹姆斯夫妇、珀尔和贝比在理想和现实的斗争中苦苦挣扎,但不幸的是,经过重重波折,残酷的现实还是战胜了他们内心的理想。在传统与反叛这组对立中,通过玛丽琳与伊奇的反叛斗争,伍绮诗表达了她的价值观念:不管成功与否,每个人都应当去寻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其次,伍绮诗在小说创作中构建了男性与女性、亚裔与白人、父母与子女三对人物冲突。伍绮诗通过对玛丽琳和波林·霍桑两个人物的书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玛丽琳从高中起便与美国男权社会进行抗争,波林·霍桑在传统社会中努力保持着自身特色;通过塑造詹姆斯和贝比两个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亚裔在美国社会的处境。詹姆斯为融入美国社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白人始终视他为异类,在抚养权事件中,麦卡洛太太与理查德森先生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中国文化与亚裔形象的歧视;通过对莉迪亚与伊奇的塑造,反映了家庭中的亲子关系问题。莉迪亚一直背负着父母寄予的期望前行,缺乏自我,最终因为压力过大跳湖身亡,伊奇特立独行,理查德森太太对她的行为进行压制,一直抗争的伊奇最终逃离了充满权力与规训的西克尔。另外,伍绮诗塑造了自身充满矛盾性与双重性的两个人物形象:玛丽琳与理查德森太太,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地立体鲜明。再者,伍绮诗运用自然意象凸显了毁灭与新生的主题,运用空间意象凸显了华裔的精神困境与资本主义的权威性。自然意象主要涉及两组意象:水与火。莉迪亚跳水自杀的行为看似是一种毁灭,实则是一种心灵的救赎。伊奇心中的小火苗帮助她脱离一成不变的生活,走上了寻求自我的道路,而理查德森太太却认为火具有毁灭性质。在白人空间的精神压迫下,詹姆斯逃到了亚裔助理的公寓,获得了短暂的归属感。理查德森太太的家充满了权威,伊奇为了反抗权力烧毁了房子。伍绮诗利用意象成功地衬托了她的创作思想,丰富了人物形象。伍绮诗是新生代美国华裔作家,她在创作中运用二元对立原则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加深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族裔、性别、亲子关系的抗争。伍绮诗对二元对立原则的运用,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同时,运用二元对立原则可以加深读者对小说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探究伍绮诗作品中的深层内涵。
其他文献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使活动设计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公民意识不断提升,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居民满意度是对社区公共服务最直观的评价,反映了居民的真实需求。以居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鸟类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明确气候变化下鸟类的潜在分布及变化趋势,确定鸟类的优先保护区域及保护空缺地将有助于保护地体系的规划、政策制定和有效管理,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珍稀鸟类为研究对象,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Jackknife分析,筛选了气候、地形和植被类型等关键环境因子,采用MaxEnt模型模拟了当前和未来两种气候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农村相比,城市的经济相对发达,对于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是相对较高,但是纵观我国广大农民地区,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
近年来,STEAM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成果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也开始了STEAM教育的本土化研究。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将STEAM教育理念上升到STEAM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为了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科创板允许使用差异化表决权的公司上市。但是国内关于差异化表决权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控制权保持与转移,相关利益者利益保护等方面,价值估值
<正> 日本大学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很有特色,有好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兼职教师多。如早稻田大学,兼任教师为1692人,是专任教师的1.74倍。立命馆大学兼职教师千
社区是基层社会领域中重要的组织形式,是我国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的社会组织。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强化基层社区工作。社区作为社会成员获取公共服务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