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是其“监察理论”体系的两个重要分支。克拉申主张学生习得语言时,不但需要大量的信息输入,而且输入又必须是可理解性的。即“i+1”理论。根据克拉申的观点,“i”指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而“i+1”则意味着略超出学生现有能力的输入。只有在可理解性输入的基础上,习得才有可能发生。克拉申认为“i+1”是最佳的输入模式。 但有了可理解性输入,学生未必能完全习得所输入的语言。可理解性输入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克拉申认为学生的主要情感因素如动机、态度、焦虑及自信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障碍。情感过滤程度越高,对语言的吸收能力越低,反之亦然。 但这两个假设主要是针对在自然条件下学生习得二语或外语的情况。但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下“i+1”中的‘1’到底把握到什么程度才能证明是可理解性输入?针对复杂情况,学生的不同情感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可理解性输入?仍然是有争议的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调查问卷和课堂教学实验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为使本研究能涵盖样本总体的普遍规律及可靠性,笔者抽取本人所任课的高三(5)班(59人)及高一(14)班(56人)两个普通班作为随机样本,并对高三被试在英语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三方面进行了课堂实验。实验以2003年全国高考英语听力材料、2004年全国高考完形填空及2003年北京地区春季高考的阅读材料测试成绩为参照系数,对高三年级现行使用的三种复习材料进行对照测试,资料的统计计算结果显示了听力、完形及阅读材料可理解性输入的基本界线和范畴;同时,在界定了可理解性材料输入的基础上,在两个年级样本中就英语学习动机和自信两种情感因素进行了访谈,并在访谈的基础上根据文秋芳(2002)学习者因素调查问卷,制定了“英语学习动机和自信”的调查问卷。用该问卷在以上两个年级中分别进行了前测与后测。在高一年级,将前、后测的成绩与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的期中英语考试成绩进行相关及对照分析;在高三年级将前、后测的成绩与第一次和第三次的高考诊断性考试成绩进行相关及对照分析,并将两个年级的分析结果加以综合,判断出动机与自信对可理解性输入的影响程度,进而分析出情感因素影响可理解性输入的具体程度,即学生的情感因素每增加1%,其学习成绩就会增加5%(“焦虑”除外)。 经过横向个案分析,本研究还发现,英语成绩高的个案,其动机和自信的程度也高,并且二者的差距不大;但英语成绩较低的个案,其动机和自信的程度都低,而且动机的程度远远低于自信。这说明英语学习成绩低的个案虽然有较高的自信,但他们缺乏英语学习的原动力。同时,本研究还通过实验及多种个案分析发现,如果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到百分之百的程度,一般来讲,就会有91.5%的可理解性英语输入信息被学生的内部机制所吸收。如果有差异,可理解性英语输入信息也会在90%到95%的范围内被内部机制所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