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拟通过对语篇中模糊语的语用分析,展示在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互动过程中语境与语言结构之间相互顺应的动态性.因此,首先必须对模糊语予以界定.在伍铁平、Joanna Channell、张乔、索玉柱的理解基础上,该文认为模糊语指语义上模糊的词、词组、句子、或段落.在实践中,"fuzziness"和"vagueness"的使用十分混乱.该文采用了伍铁平和张乔的区分,认为模糊(fuzziness)指对象类属边界的不确定性,而含糊(vagueness)则是某一言语表达具有多种相关语义解释的这一特性.正如张乔所指出的那样,模糊是语言的内在属性,即使在语境中也无法消除.模糊不仅是语言的内在属性,而且是人类思维和言语交际的需要.模糊语以其独特的语用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言语交际之中.该文通过运用J.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说和顺应论对五种类型语篇(外贸谈判、女性语体、日常生活用语、文学语篇和各种实用文体)中模糊语的分析,表明交际双方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选择具有不同隶属度的模糊语是彼此顺应语境的必然结果,而这种顺应,作为言语发出者与言语接收者互动的一种方式,是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动态相互顺应.该文的分析结果不仅证实了J.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在语篇分析方面的价值而且进一步阐明了Gillian Brown和George Yule"语篇为过程"的观点.该文还对上述分析的结果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翻译、文体分析、语篇分析方法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以全文做了最后的总结.通过这种探讨,该文认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J.Verschueren的语用学理论在语篇分析方面的价值和研究自然语言的模糊性的现实意义;从语用学、语篇分析、文体研究、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有关学科交叉和联合的角度对模糊语进行探讨将会使我们有更全面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