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世界文化遗产概念获得广泛的认知。建筑遗产和建筑遗产保护也成为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并多由建筑学界的学者进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建筑遗产的评估登记标准和保护措施,却少见从话语角度切入的建筑遗产和遗产保护分析。无论是建筑遗产申报和评定,或者建筑遗产维修保护准则,必然都要涉及文本呈现。而批判话语分析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广泛应用则保证了这种研究方法的多学科适用性。因此本文从话语层面出发,用批判话语分析的框架对建筑遗产话语进行解构。作为中国第一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著作等身,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中国建筑遗产话语的形成,就离不开梁思成的文本研究。因而本文选取了梁思成的建筑文本,建筑历史文本以及建筑遗产保护文本,进行案例分析。
研究发现:建筑遗产的评定以建筑的结构特征为标准;建筑文本是由力学话语和结构话语转化而成;建筑史亦以建筑的结构特征为线索而划分阶段。结构话语和力学话语构建了“斗栱”这一结构在中国建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由历史话语和建筑话语构建的建筑遗产话语实际上也是由结构话语和力学话语构成。结果,建筑遗产的评定和保护都是以建筑的结构特征和力学特点为标准而制定的。
为了突出本文的批判视角,本文另涉及了古建筑文本与现代文本的对比研究,期望能够给予建筑遗产研究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