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公交专用道为依托的快速公交系统在国内得到迅速推广,一流的设施需要一流的服务,但是由于运营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快速公交中出现了运营效果差,乘客满意度偏低等不足,而随着各大城市对BRT票价的调整,乘客对出行服务质量的要求更加苛刻,加之小汽车数量的膨胀,空气环境的恶化等因素,众多以BRT闻名的城市出现了BRT分担率低,BRT公司收入降低等问题,如济南。而作为出行的重要环节,BRT车上的乘坐感受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准确测度和评价公交运行服务水平,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服务质量,并提高快速公交的吸引力及分担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提高对服务水平测量的有效性,本文在分析快速公交运行服务特性和乘客感受的基础上,从客观评价方法与准度分析两个方向入手。以客观指标为主,主观评价为辅,搭建专用道环境下运行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方法是从双视角——运营者与乘客切入,根据视角的不同建立不同的指标测度模型。运营者视角更关注整体线路的运营效果,乘客视角更关注乘坐过程的乘坐感受。考虑到与小型机动车辆及轨道交通相比,公交车辆的振动更为剧烈,运行平稳性要差得多。客观指标的选取在中外常用指标——“运行效率”与“可靠性”的基础上引入“平稳性”,用以度量速度变化引起的车体晃动。评价准度分析则是以BRT乘客问卷为数据基础,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环节设计,让被调查这通过问题了解平稳性、可靠性、运行效率三个指标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感受到的运输服务做出总体评价,用标准化后的平稳性、可靠性、运行效率及总体主观评价值与客观评价结果作比较,确定最优方法。本文以济南市BRT1号线为研究案例,按照以上步骤对其开展专用道环境下快速公交服务水平的数据收集及理论分析工作。研究发现乘坐BRT的乘客主要为以上下班为目的,18-40岁之间,收入在2000-5000元之间的企业普通员工。其中31~40岁、月收入在3001-5000元之间、乘坐BRT目的为上下班的企业普通员工对“可靠性”及“运行效率”评价较低。老年人与女性乘客由于身体较弱,对“平稳性”评价较低。关注上班族及体弱乘客的负面评价有助于发现运行过程服务的短板,发掘乘客所需。结果显示:运营者视角下客观指标平稳性、运行效率、可靠性以及总体的评价结果为B、C、E、C;乘客视角下四项的评价等级分别为B、B、C、B。乘客对平稳性、运行效率、可靠性以及总体的主观评价等级分别为B、B、C、B。相比之下,乘客视角下的客观指标评价方法更能反映乘客的主观感受。最后,根据得出的服务水平评价结果,结合济南市BRT1号线的运营管理以及设施水平,分析济南市快速公交服务的问题所在,并拟定两点改善建议:交叉口信号优先,驻站时间控制,以作为提升快速公交服务水平的改善措施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