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冬、夏季室内平养和室外放养对黑脚麻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夏、冬两个季节,选取35日龄黑脚麻鸡180只,随机分成2组,90只/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室内平养和室外放养。于49、63、77、91日龄进行试验样品采集:1)记录鸡的死亡率;2)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3)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血凝(HA)与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进行新城疫(ND)、禽流感H5亚型(AI(H5))抗体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进行测定;4)每组随机取6只鸡,取出胸腺、脾、法氏囊,计算免疫器官指数;无菌条件下,按肠段分离出肠道内容物,经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其肠道菌群结构进行研究,并用甲苯胺蓝(TB)染色方法对小肠进行肥大细胞(MC)数量和脱颗粒观察。结果显示:1、冬、夏季,室外放组黑脚麻鸡死亡率均高于室内平养组;两季节间比较,冬季室外放养组死亡率显著高于夏季组(P<0.05),而室内平养组死亡率在冬季和夏季差异不显著。2、冬、夏季,室内平养组ADG均高于室外放养组;冬季室外放养组ADFI显著高于室内平养组(P<0.05),而夏季则低于室内平养组;夏季77、91日龄,室外放养组F/G低于室内平养组。两季节比较,冬季室外放养组F/G显著高于夏季组(P<0.05)。3、室外放养组MC数量和脱颗粒率均高于室内平养组,两季节比较,冬季组高于夏季组。随着日龄增长,黑脚麻鸡MC数量和脱颗粒呈“∧”形曲线变化;4、冬季室外放养组免疫器官指数均小于室内平养组,夏季49、91日龄时,室外放养组免疫器官指数大于室内平养组;两季节比较,冬季黑脚麻鸡胸腺指数大于夏季组,而脾脏和法氏囊指数小于夏季组。5、63、77、91日龄,冬季室内平养组ND抗体高于室外放养组,夏季则低于室外放养组;整个夏季试验中室外放养组AI(H5)抗体均高于室内平养组,而冬季AI(H5)抗体在水平49、63日龄低于室内平养组。两季节比较,冬季组ND、AI(H5)抗体有高于夏季组的趋势。6、冬季室外放养组IL-1、TNF-α含量在49、77日龄高于室内平养组,而在63、91日龄低于室内平养组;49、77、91日龄,夏季室外放养组高于室内平养组;两季节比较,冬季黑脚麻鸡血清IL-1、TNF-α含量显著高于夏季组(P<0.05)。7、黑脚麻鸡肠道正常菌群主要包括乳杆菌属、埃希氏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拟杆菌属以及大量未培养细菌等。乳杆菌属细菌的占比从十二指肠到盲肠逐渐减小。冬季室内平养组肠道菌群香浓指数、丰富度高于室外放养组,而夏季室外放养组高于室内平养组;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的感染能够减少肠道正常菌群丰富度和香浓指数。经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冬、夏季,室外放养组鸡死亡率均高于室内平养组,两季节间比较,冬季室外放养组死亡率显著高于夏季组。(2)夏季进行室外放养的生长性能高于冬季。(3)室外放养组MC数量和脱颗粒率均高于室内平养组,两季节比较,冬季组高于夏季组。(4)冬季室外放养组免疫器官指数均小于室内平养组,夏季室外放养组免疫器官指数大于室内平养组。(5)冬季室内平养组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和炎性因子,而夏季室外放养组产生更高的抗体滴度和炎性因子。(6)黑脚麻鸡肠道正常菌群主要包括乳杆菌属、埃希氏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拟杆菌属等,冬季室内平养组肠道菌群香浓指数、丰富度高,而夏季室外放养组肠道菌群香浓指数、丰富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