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皮椎体成形术(PV)是在影像导引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注入粘固剂的微创治疗技术。法国人Galibert于1987年首先把该技术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因该技术能使患者迅速缓解疼痛、创伤小、费用低,在国外发展迅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已经被临床所接受,其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常用的骨水泥是PMMA。然而,PV技术在临床介入应用方面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主要是骨水泥通过穿刺针难以注射,而且注射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目的:研究国产骨水泥最佳的配制比例和改进注射器,以摸索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骨水泥注射原则。材料和方法:(1)参照国外经皮注射骨水泥调制比例进行配制(对照组),采用国产骨水泥,助显剂用优维显替代,改变单体量,观察骨水泥凝固的时期分期及其持续时间,选取其中一种较为理想的配制比例配制水泥(试验组),两组各制成水泥柱10个,进行耐压和应变的生物力学测定,并比较其有无差异性。(2)对注射器进行改造,以便能使其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并且在操作中便于注射骨水泥。具体是先设计出注射器结构图形,送给有关厂家生产,然后根据应用情况再反夏加以改进。(3)取5具新鲜尸体的相邻胸腰段椎体20个,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对照,另一组注射骨水泥,然后分别进行耐压测定,比较其有无差异性。(4)取健康家犬12只,用两种骨水泥进行腰椎体骨水泥成形术,观察所调制的骨水泥注射难易程度、改进后的注射器是否便于操作、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弥散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5)选取合适病人用该种骨水泥进行椎体成形术来治疗椎体疾病,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理想的骨水泥配制比例为粉剂、单体和造影剂的比例为4∶2.6∶1(g、ml、ml),术中用该种比例配制骨水泥,操作时间从容;改进后的注射器便于 椎体成形水.儿\验研穴 恤十生一刘希皿 导帅一厂乙 倪刘方操作,注射简单易行;用其所制成的水泥块和国外常用比例配制成的水泥块在生物力学耐压性能上无显著性差异①叩刀匀;在尸体标本上注射该种骨水泥可明显提高椎体阻和韧性,有显著性治疗作用①<0.of);用两种骨水泥材料对栅栅行椎体成形术后CT扫描结果,椎体内骨水泥的弥散鹏有明显差异o0“;初步临床应用结果表u,用该种骨水泥治疗椎体血管瘤和骨质觎压缩性骨折疾病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靴:国产骨水泥可以用于经赃射治疗椎体血管瘤、骨质栅性压缩性骨折。椎体转移瘤和椎体骨髓瘤等疾病,其粉剂、单体和造影剂的理想比例为 4:2石:l格、d、ml);用该种比例配制的国产骨水泥材料可以代替进口骨水泥;挪力学测定结果表明注射该种骨水泥Sic起到治疗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用该种骨水泥进行PV,操作方便,并发症相对较少,椎体内弥散比较满意;临床初步应用结果疗效满意,无并发症产生。因VLffi该种比例国产骨水泥进行PV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