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卓越的领导者所能带来的生产力的极大提升,因而人们对于领导能力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党政企业中现有的领导者身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领域的权威人士沃伦·本尼斯曾提出人人都应该有领导能力。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和生力军。而高校的学生干部又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正常实施。作为学生管理者,他们的领导能力又是其进行有效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开放式问卷法、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360度评价等方法,对我国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维度,按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列为信息处理能力、任务执行能力、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主要指学生干部能否很快地接受新信息、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有效地传达各种信息任务等;任务执行能力主要指能否为任务设定目标并制定计划,与人探讨并达成一致意见,从而保证任务的完成等;合作能力指学生干部是否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能力,能否容纳不同的观点等;沟通协调能力指能否有效地处理组织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人与事的能力等。第二,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结构问卷的各维度和总分上的得分在性别、年级、专业、职务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并且差异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在性别上,女性学生干部在合作能力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男性学生干部;在年级上,一年级学生干部在沟通协调能力维度上的得分高于二、三年级学生干部;在专业上,理科学生干部在信息处理能力维度上的得分高于文科和其它专业学生干部,文理科学生干部在任务执行能力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工科和其它专业学生干部,文科学生干部在合作能力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理科和工科学生干部;在职务类别上,学生会和社团及其它类别的学生干部在信息处理能力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班级和年级学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