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将语用顺应论应用于译者主体性研究。首先,作者介绍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相关概念。语用顺应论是由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外部的原因。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中作出恰当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这三种特性是我们做出灵活选择和动态顺应的前提。胡庚申在2004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著作,其主要思想与语用顺应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作者列表对这两个理论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实质大体相同,后者可以说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对翻译过程的具体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语用顺应论的精髓。作者通过对翻译过程的分析,证明语用顺应论可以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因为翻译工作本身就是对语言形式和翻译策略的一系列选择过程。我们知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只有他才能作出选择并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因此语用顺应论也可以用于译者主体性研究。作者首先回顾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过去漫长的一段时间里,译者的创造性和主体性被忽视甚至抹杀,他们被认为是原作者的附属品甚至奴隶,只能服从和忠实。但随着文化的转向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译者的身份和地位也才逐渐提高,但还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本文作者以语用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尝试给译者主体性下定义,并详细论述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例如,译者要顺应目的语的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而且这种顺应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词、短语、句子和超句结构。译者也可以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或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翻译方法,但总的翻译策略是要顺应翻译目的。文章接下来分析了语用顺应论下译者主体性的特点。译者的翻译过程是一种动态顺应,而翻译目的会影响其语言选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意识程度也是不同的,虽然我们无法去测量意识程度的具体大小,但却能分析出在何种情况下译者的意识程度较高,这对主体性研究是颇有意义的。最后作者提出了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虽然在语用顺应论下,译者具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度,但他们并不会对语言进行不负责任的操纵或滥用,这是由于“汰弱留强”原则在发挥作用,译者和其译作是相辅相成的,译者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其译作的质量,因此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译者需要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翻译工作,并且不断寻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