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希尔维亚·普拉斯,一位二十世纪中期杰出的美国自白派女诗人,以她优秀的诗歌以及传奇般的短暂一生闻名于世。评论界对普拉斯的生活以及诗歌做过很多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关注普拉斯诗歌中的女性主义的觉醒,而缺乏对普拉斯的精神崩溃以及多次的自杀企图的原因的研究。本文将借助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其镜像理论重新解读普拉斯短暂且坎坷的一生和她自传式的自白派诗歌。研究表明,普拉斯的精神崩溃以及多次的自杀企图,还有其充满着死亡和愤恨主题的诗歌其实是普拉斯努力寻找自我主体性的过程,她之所以精神分裂是因为陷入了与父权制象征界的斗争中,是她不愿接受以“以父亲之名”为代表的象征界的种种限制的必然结果。
本论文共由五章节构成。第一章为文献综述,把近年来国内外对普拉斯的研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传记研究,心理研究,自白派诗人研究,历史政治研究以及女性主义研究。第二章对本文将涉及到的拉康精神分析理论--镜像理论作出框架性阐述,包括:想象界,象征界,以父之名三部分,并对分裂的主体和欲望两个重要概念做出阐释。第三章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结合普拉斯的人生,家庭中的三个重要人物:母亲,父亲以及丈夫,和她的诗歌来分析普拉斯精神崩溃的原因,以及她能够创作出如此优秀的诗歌的原因。第四章分析指出普拉斯摆脱父权社会的出路是通过选择死亡来获得重生,期望重新回到想象界中与母亲统一以及自身完整的状态。同时指出普拉斯在现实世界无法找到真实的完整的自我,因为根据拉康精神分析理论,欲望是人的本质,而人是不可能找到最终的自我主体性的,因为她企图寻找自我主体性的欲望是存在于象征界中他者的话语中,而这种欲望是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普拉斯的自杀,作为一种凤凰涅粲似的自我毁灭,其目的在于反抗父权社会并通过死亡去获得新生。第五章总结了全文,重申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再次指出普拉斯宁愿选择去拥有“苦涩的名声”而不向父权社会低头的作为,是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