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出现分化,需求呈现多样性,原有的单位体制、街道和居民委员会体制在新形势面前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症状,相继失效或失灵,整个社会亟需形成新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对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职能和定位进行分析、研究,促进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互动与和谐,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在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以治理与善治、多中心理论、合作主义为理论工具,对我国城市社区多元共治问题进行研究。文章从介绍我国内城市社区建设和治理的发展历程展开,对上海、沈阳、江汉、青岛四种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社区治理主体相对单一、治理机制不健全、社区自治程度低等。然后,以济南市魏家庄街道所辖社区为例,通过对其治理主体和运作模式的具体描述,归纳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初步提出在魏家庄街道完善多元共治的具体对策。
同时,文章选取了国外城市社区治理的成功经验进行介绍,分别是新加坡的政府主导模式、美国的自治模式、澳大利亚的混合模式。通过对成功模式的总结,探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各参与主体的应然角色和职能范围,说明各治理主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并研究改善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尝试选择科学的多元共治路径。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理想模式是一种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包括政府、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民间组织和居民个人等。城市社区治理应通过构建主体之间合理、互动的关系,在有效的社区资源整合和良好的制度设计中,真正走向“善治”,实现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