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ue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石能源逐渐消耗枯竭,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电动汽车得到了蓬勃发展,新型锂离子电池作为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电源,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三部分组成。石墨电极作为传统的商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由于相对较低的理论容量(372 mAh g-1),已不能满足新一代电池对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的要求。因此研究者们正致力于开发和研究新型的高能量和长使用寿命的复合材料,例如:通过煅烧金属有机框架得到含有碳层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既具有独特的框架结构,同时还结合了金属氧化物和碳材料的优点,这不仅提高了复合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还有助于提升材料整体的导电性,得到较理想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的相关工作主要围绕制备钴基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工作:(1)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级别的Si@ZIF-67-600复合材料,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纯的ZIF-67-600框架材料以及Si纳米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在5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Si@ZIF-67-600材料仍保持了1200 mAh g-1的可逆比容量,而ZIF-67-600及Si纳米材料仅为650 mAh g-1和500mAh g-1。Si@ZIF-67-600复合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表明将Si纳米颗粒封装在ZIF-67的框架结构中能有效地缓解Si材料严重的体积膨胀,经过高温煅烧后,材料表面得到的碳层能够提高材料整体的导电性。因此,成功合成的Si@ZIF-67复合材料既解决了Si的体积效应,同时其本身又是一种高的储锂材料,简单易制备的方法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参考价值。(2)通过钛酸丁酯水解生成二氧化钛,在Si@ZIF-67-600复合材料的基础上与其复合,形成Si@ZIF-67/TiO2复合材料。所制备的Si@ZIF-67/TiO2复合材料用作锂电负极时,表现出了优异的储锂性能,在4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400次后呈现出681 mAh g-1的卓越容量。因为经过与TiO2复合后,Si@ZIF-67-600材料的外表面与具有半导体性能的TiO2材料形成了异质结结构,该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材料整体的导电性,使Si@ZIF-67-600材料成为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3)在合成ZIF-67材料的同时,用其他金属(Ni2+,Mg2+)盐粒子取代一部分钴离子,合成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经过高温煅烧后的双金属材料得到了相对应的过渡金属氧化物(AB2O4),这种尖晶石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拥有更高的电子电导率、更大的比容量以及更高的电化学活性。将所制备的双金属MOF材料用作锂电负极材料时,Mg-Co MOF以及Ni-Co MOF材料在500 m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仍具有1195 mAh g-1和891 mAh g-1的高容量并呈上升趋势。此外,双金属MOF材料还表现了极为优异的倍率性能,经过快速的充放电后材料的容量不仅得到保持并均有所提升。因此,这种双金属MOF材料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锂离子负极材料。
其他文献
过去十年,铂族金属纳米材料因其具有出色的形貌多样性和卓越的催化性能而备受关注。Pt及其合金纳米材料是燃料电池、电解水、CO_2还原、加氢反应等必不可少的和最有效的催化剂。除了尺寸效应,铂及其合金纳米材料的组成、形貌和表面结构也是决定其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人们采用不同的合成方法成功制备出众多形貌的Pt及其合金纳米材料,如八角状Pt、PtNi纳米框、PtCo纳米花等。本文采用油浴法和微波法,探索
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已应用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讯、交通、生产、服务,无处不在。制造领域企业运营和生产计划、人力管理等方面早已完成信息化升级换代,而质
行为金融学将“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基于投资人有限理性的假设,认为市场情绪对资产价格、资本市场稳定性乃至宏观经济稳定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两融试点正式开启之前,我国股票市场长久以来缺乏卖空风险对冲机制,导致市场容易过度反应乐观或悲观的非理性投资情绪,进而引起市场暴涨暴跌,影响市场稳定性。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试点正式启动,结束了我国股市“单边市场”的状态,并采用渐进式扩容的
随着Web2.0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蓬勃发展,全球互联网进入网络交互时代。作为Web2.0技术的典型代表,微博以其便捷高效,传播迅速,交互性强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它逐渐成为一
从血常规检查到胆固醇检测,生物标志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于生物标志物检测需求的增加,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也急需改善。免标记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凭借其低成本、易操作的特色逐渐成为检测生物标志物的有力检测技术。本论文将生物化学领域中的扩增方式与电化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研发出原理巧妙、操作简单快速、背景信号低、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免标记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肿瘤细胞基因组DNA中的5-羟甲基胞
临床上大多选择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最先应用于人类细菌感染,随后人们发现应用于动物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应用也越来越普遍,随之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从而使治疗细菌感染越来
在白炭黑(SiO_2)补强硅橡胶中,高分子链网络与填料网络之间的协同作用,导致其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目前对无机填料网络及其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联,基本停留在一些唯象的描述,需要探寻一种简便、直观、真实地表征填料网络结构的技术手段,研究其在应力作用下的演变规律,从而揭示橡胶中无机纳米粒子的补强机理,为各种白炭黑改性方法的选择和高性能填充硅橡胶配方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首先通过物理包覆和化学接枝这两种
图像显著性目标检测是基于人的视觉注意力机制来识别图像中引起人视觉注意图像区域的技术,在图像检索、目标检测、图像压缩、语义图像标注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显著
目前全球的的主要能源供应依然是化石燃料,但化石燃料的利用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如何解决化石燃料的枯竭问题和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是20世纪以来研究工作者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目前有诸多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获取能源的方法来缓解化石燃料的危机问题,目前可行的获取途径有氢能,核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等。氢能因热值高,来源广泛,环保无害以及燃烧性能优良在诸多能源中脱颖而出。目前氢能源的获取依然依赖于化石能源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迅速推进,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也在加剧。人口老龄化给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城乡规划设计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老人自身的身体条件和活动特点,最常使用的休闲和社交的场所就是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本文以西安市老年人和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分析老年人需求、场所理论、以及现施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提到的社区全生命周期理念与生活圈规划理念、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