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社会变迁中的民俗作为思考的基点,对山西洪洞走亲习俗进行个案分析,沿着演变历史、价值体系、技术手段、组织架构和动力机制的线索,由点及面地分析了在中国城市化语境中民俗仪式时空、人和物的变化,试图揭示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走亲习俗背后隐藏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探讨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价值取向。论文主体部分由四个章节构成,主要集中于当下的民俗仪式,认为民俗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是包含着文化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的复合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兼顾民俗发展中资源交换、地域认同和文化权利三方面的价值,需要以保护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为起点,应对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性文化系统变化,甚至频临消失的挑战,真正留住作为农业时代文化表征的民俗仪式。论文第一章以发展的视角,将山西洪洞走亲习俗置于具体的社会语境中,通过对案例的著录,力图呈现走亲习俗的文化生态的视觉整体,并结合文献记载,详细分析了当地人时间、空间观念的变化。第二章对洪洞走亲仪式在当代社会复兴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民俗仪式的基本特征入手,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剖析了民俗仪式复兴的动力学因素,并突出了“人”在其中的作用。第三章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进行梳理,结合山西洪洞走亲习俗个案的特殊性,参照韩国、日本民俗类文化财保护的具体措施和价值取向,特别是通过山西洪洞走亲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文本的解读,考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开展以来民俗参与各方的观念变化。最后一章展开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引发的进一步思考,围绕资源交换的合作、民俗与地域文化认同、农民的文化权利三个问题,力图发现一些被国家现代理性遮蔽的角落,从而探讨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取向。民俗仪式是一系列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表征,参与民俗仪式的各方对民俗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都有不同的把握,从而生发出不同的使用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俗代表着一种和过去相连的意识形态,更代表着独特的社会经济关系,从长期的视角看,民俗还将在农民的生活中起作用,这也许正是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正前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