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方法分离二甲苯异构体存在能耗高、工艺复杂和环境污染等缺点。渗透汽化膜分离通常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但对二甲苯异构体的分离性能并未取得满意的效果。若能巧妙利用选择性识别的功能物质——环糊精用于二甲苯异构体的分离,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二甲苯异构体分离用的β-环糊精聚合物/聚乙烯醇(PVA)共混膜的制备、性能、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本研究首先以环氧氯丙烷(EP)为交联剂,在碱性介质中按不同的β-环糊精(β-CD)/EP摩尔比制备了水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β-CD-EP)。采用红外光谱及凝胶气相色谱表征了该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水溶性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溶解度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在25℃下,最高溶解度达到了61.5g/100g水,为纯β-环糊精溶解度的30多倍;分子量随着交联剂含量呈对数关系增大,最高分子量达到了106。红外光谱分析出β-环糊精聚合物保持了环糊精原有的空腔结构。本文制备了β-CD-EP/PVA共混膜,和β-CD-EP/PVA/聚丙烯腈(PAN)共混复合膜。研究了β-CD-EP/PVA共混膜在二甲苯异构体中的溶胀过程,测定了膜的溶胀率,用以分析共混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溶胀实验表明,β-CD-EP与PVA共混后,膜在二甲苯异构体中的溶胀性能要高于PVA膜。最后,本文考察了料液浓度、β-CD聚合反应摩尔比率、共混膜中β-CD-EP含量及铸膜液中PVA浓度等因素对共混膜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的影响。30℃下,聚合反应体系中环氧氯丙烷与β-CD摩尔比为6:1,膜中β-CD-EP含量为10w.t%,铸膜液中PVA浓度为8w.t%的无底膜共混膜分离对二甲苯含量为20wt%的对/间二甲苯混合物时,分离因子达到2.86,渗透通量达到了245.0g.m-2.h-1,比纯PVA膜的α=1.17、J=22.6g.m-2.h-1有了较大的提高。β-CD-EP/PVA/PAN复合膜的分离因子α=1.0-2.0,渗透通量J=30.0-100.0g.m-2.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