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实现中的制度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tu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保障权益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弱势群体,始终游走在社会保障权益的边缘,因此,如何实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是现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考察相关社会资料,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覆盖面窄,社会救助以及社会福利处于缺失状态。尽管,国家近些年加大了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投入,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实现的总体状况依然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制度结构问题。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制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护人们的自由领域,帮助人们避免或缓解冲突,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很显然,制度是保障农民工实现自身社会保障权益的重要资本。现阶段,我国基本采用渐进性制度变迁方式,新的制度不可能马上产生,旧的制度也不可随即消亡,因此,对现有的制度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沿着正确的路径发展,是我国现阶段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任何社会阶段的社会问题都不仅仅是某一种社会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实现问题也不例外,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不仅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有关,而且还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等配套制度有密切关联。而现今,核心制度的缺失以及与配套制度之间的不协调,使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步履维艰,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在社会保障的四大模式之间不停的切换,造成了农民工权益的受损,尽管国家出台了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办法,但其实施的有效性并不明显;此外针对农民工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笔者认为,这些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社会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自身权益的追求,所以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对相应的制度和政策进行调整创新,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实现过程中制度结构出现的诸多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原因,首先就是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没有充足的有效制度,农民工就没有实现自身权益的资本。政府作为有效制度供给的主体,逃避或者推脱责任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其次,制度环境不协调,制度环境为人们选择具体制度安排提供了范围,由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存在诸多冲突和矛盾,导致农民工无法在现有制度框架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制度安排,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第三,就是微观运行机制问题,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不能仅仅依靠制度,还需要一个好的制度运行机制,良性运行机制是制度得以实施的保障,本文主要从社会保障管理系统、企业、工会等方面做具体分析。通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实现中制度结构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了以下优化建议:第一要深化农民工社会保障配套制度改革,第二保证有效制度供给和安排,第三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第四完善制度运行的微观机制。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制度结构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笔者相信,在我国社会保障总体思路的正确引领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必将在以上方面不断得到优化和改进,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也将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相继实施,中国俨然已成功完成了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大国到对外直接投资大国的华丽转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迈出
<正>随着新媒体信息提供能力的日益强大,传统的信息综合类的特稿写作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相对于全方位覆盖的信息,人们更希望看到的特稿是情节、故事,是某个新闻人
<正>主编:陈薇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1月内容简介:以金属材料为切入点,实地考察了现存全部可考的50余处金属建筑实例,首次系统研究了中国古代金属建筑,提出:
本文以一位癌末患者宁养疗护为例,论述个案方法在晚期肿瘤宁养疗护中的应用历程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讨了介入的优势和必要性,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在全社会进行生死教育,推广宁养疗
对于他心的认识往往取决于我们所持的心灵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笛卡尔式的二元论的心灵观在我们在认识他心的时候依然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的心灵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构成,相较于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实验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有效参与到实验活动之中,通过直观而具体的活动把握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实
冷战结束后,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争议又有了新的动力。这种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国际事务中全球化趋势的逐渐增强和非政府机构的不断增多。一直以来西方在全球治理的话题上拥有主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提高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作者首先拟定一个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然后再把该模式应用于
第一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及价值定位。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过去学界主要存在着刑事诉讼说、民事诉讼说以及综合说三种观点。目前,占据主导性地位的是综合说即刑
目的:了解儿童用药及儿童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现况,分析儿童用药品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儿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原因,为全社会高度关注儿童用药问题及确保儿童用药安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