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区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有着众多的影响因素,根据方法论中驱动力多少,金融驱动起着重要的影响,现有文献表明大部分学者基本从金融发展或单一视角探讨金融对新型城镇化某一个方面的作用。但是,随着金融发展模式日益集聚,从集聚的角度探讨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极其重要。
为探究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本文在论述金融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及影响路径基础上,根据二者的核心内涵构建综合指标体系,以我国30个省市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指标规范化处理以及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与改进熵值法的主客观赋权法,对二者综合水平进行测度,然后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接着用SDM模型分析了金融集聚及相关因素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的金融中心依然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并且,两级分化现象显著,在空间上仍旧体现出马太效应。东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北京和上海一直高于其它省份。第二,金融集聚和新型城镇化水平有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空间中存在相似属性值,并不是随机分布的,空间相关性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同时,二者的分布整体呈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趋势。第三,金融集聚在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中,对新型城镇化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金融集聚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间接和总效应均显著,说明二者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财政支出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促进作用,而对邻近地区存在抑制作用。
根据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密切各地区金融合作,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三,加大金融集聚溢出效应,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为探究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本文在论述金融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及影响路径基础上,根据二者的核心内涵构建综合指标体系,以我国30个省市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指标规范化处理以及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与改进熵值法的主客观赋权法,对二者综合水平进行测度,然后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接着用SDM模型分析了金融集聚及相关因素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的金融中心依然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并且,两级分化现象显著,在空间上仍旧体现出马太效应。东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北京和上海一直高于其它省份。第二,金融集聚和新型城镇化水平有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空间中存在相似属性值,并不是随机分布的,空间相关性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同时,二者的分布整体呈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趋势。第三,金融集聚在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中,对新型城镇化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金融集聚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间接和总效应均显著,说明二者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财政支出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促进作用,而对邻近地区存在抑制作用。
根据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密切各地区金融合作,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三,加大金融集聚溢出效应,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