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有效的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且其与纤维蛋白原、血脂的关系。方法:对于入住本院后在临床治疗指南与治疗经验指导下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疗程满2周的患者进行病例的统计,根据2周后的症状与入院时的症状进行心绞痛的疗效判定,记录达到有效标准及有效标准以上的患者入院时的中医证型、西医诊断、血脂及纤维蛋白原等数据,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冠心病需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分组:根据“中国高脂血症患者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2006)“将所选病例分为TC正常且LDL-C正常的为血脂正常组、TC异常或LDL-C异常的为血脂异常组。结果:(1)气虚血瘀组病例较多,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入选病例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最多,具有显著差异(P<0.01)。(3)入选病例中痰瘀互结型患者TC与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组比较偏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4)所入选病例中男性、女性在HDL-C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5)不同证型间的血脂正常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型(52.7%)、心肾阴虚型(37.5%)、气阴两虚型(37.5%)、痰瘀互结型(18.8%)、气滞血瘀型(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服用他汀类药物作为常规治疗且达到疗效的患者(入选病例)中以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较多,两者具有相关性;服用他汀类药物作为常规治疗且达到疗效的患者(入选病例)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型患者较多,两者具有相关性;入选病例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型为主,两者具有相关性;可能说明了气虚血瘀型患者最符合他汀类药物的临床治疗规范。(2)不同证型间的血脂正常率存在差异,其中气虚血瘀型患者血脂正常率最高;说明他汀类药物治疗气虚血瘀型患者发挥了其降脂以外的功效。(3)本文未得出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中医证型、性别间的相关性,说明无论冠心病患者中医临床辨证是什么,可能都需要抗炎药物的干预?(4)入选病例的HDL-C水平与性别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