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总黄酮部分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8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又称婆婆针,是一年生杂草,属于菊科草属植物,全球约有240个种,资源丰富,在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且多生长在民间小道、道路两旁、山坡等,其茎可生长至直长1.5 m,花黄叶绿,种子黑且微小。鬼针草作为传统药物因其能治疗多种疾病而被广泛关注,如伤风感冒、疟疾、糖尿病、黄疸等。近现代以来,科研工作者对鬼针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显示鬼针草具有抗炎、抗疟疾、抗肿瘤、抗肝纤维化、抗氧化等作用,对其化学成分分离、纯化、鉴定,发现其主要成分有聚炔类、有机酸类、黄酮类等,其中黄酮类含量丰富,且分到的大多数黄酮类成分都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深入研究发现一些单体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目的:本次研究是对鬼针草总黄酮Ⅰ、Ⅱ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方法:用溶剂提取法、MCI、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TLC等柱层析技术进行提取分离纯化,纯化后得到单体化合物,而后经核磁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体外培养HSC-T6肝星状细胞和RAW264.7腹腔巨噬细胞,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μmol/L)单体化合物刺激后,MTT法观察单体化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方法测定单体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结果:本次实验中共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进行化学结构鉴定,分别是咖啡酸乙酯(1)、异奥卡宁(2)、苏式-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3)、正二十八烷(4)、橙皮苷(5)、柚皮素(6)、芹菜素(7)、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8)、木犀草素(9)、麦芽糖(10)、没食子酸(11)、金丝桃苷(12)。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单体化合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抑制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单体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MTT结果表明化合物1(咖啡酸乙酯)、2(异奥卡宁)、6(柚皮素)、7(芹菜素)、9(木犀草素)、11(没食子酸)具有体外抑制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作用;ELISA显示化合物2(异奥卡宁)、7(芹菜素)、9(木犀草素)、11(没食子酸)一定程度上对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TNF-α有抑制作用。结论:从鬼针草总黄酮第Ⅰ、Ⅱ部分分离纯化并经过波普技术进行鉴定,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咖啡酸乙酯)、3(苏式-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为首次从该种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木犀草素)、11(没食子酸)对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TNF-α和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能力均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但构效关系和具体作用机理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探索。
其他文献
晚年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进一步阐发了他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述,不仅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是哲学研究的思想来源,
目的:探讨E光联合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红斑期酒渣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使用5次E光以及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连续6周;对照组只外用使用0.03%的他克莫司连续6周。在治疗的第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举措。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着力点又在哪里?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农业部
报纸
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矿床的环境质量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正在形成的边缘研究领域,它的目的是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矿床学研究。主要
如何更有效地激励员工贡献知识?这是管理者在知识管理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经济奖励以促进知识贡献已被证明很难成功,但完全依赖员工的无私奉献似乎又有些过于理想主义
选取2008年1月9日到2014年4月30日为研究期间,使用ARMA-EGARCH-GED模型,对黄金期货收益和条件波动方差的星期效应、月份效应、季节效应和节日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
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依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基层部队成为依法治军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思想
<正>现代农民也会玩。湖北一农民老爸投资开农场种菜、养鸡、喂猪,儿子却"不务正业"天天捧着手机鼓捣起直播,没想到还真圈来不少真爱,4个月来赚了不少钞票,老爸笑坏了。(8月1
<正> 山东大学历史系王仲荦教授,是研究我国古典文学、古代史的著名学者,而尤以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著称。他生于1913年,浙江余姚人。早年在上海读书,并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