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一生著述颇丰。他的作品语言生动并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描写细致入微又通俗幽默,尤其是一些作品反映和体现了北京的风俗文化和市民形象,形成别具特色的“北京味儿”。老舍先生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相关的研究也非常丰富。然而,老舍先生从事过的一些翻译工作却鲜为人知。他精通英语,曾在英美两国访学、任教,并且翻译了一些诗歌、文章。萧伯纳的政治讽刺剧《苹果车》是他唯一发表的一部戏剧翻译作品。
老舍先生在这部戏剧的翻译中尽可能地忠于原文,向原作的风格靠拢,而一些语言的运用又体现了老舍先生作品的独特风格。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这部译文“有的地方译得很灵活”,而“有些地方直译的痕迹相当突出”。本文以此为着眼点,根据模因论相关理论,对老舍先生的译文进行分析。
模因论是关于文化信息传递与进化的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新视角。本文根据模因论的基本理论以及切斯特曼翻译模因论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老舍先生的译作《苹果车》,旨在探索译文中体现的翻译风格和采取相应翻译策略原因,并说明在不同历史时期,影响译者翻译选择的翻译规范有所不同;而且翻译规范随着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发展而变化,因此翻译也要进行相应调整来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