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和食物的供给者,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要议题之一。即使存在系统干扰,农业发展仍然具有历史进步趋势,虽然这一过程在现代社会中被人类所调节。能否将潜在的农业剩余转变成持续经济增长的现实基础,农业能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仍是当今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生产效率与结构变化是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从这方面观察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并为潜在的经济增长提供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能够对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影响提供更广泛的解释空间。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以中部六省为例,在制度稳定下,研究基于区域背景的市域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结构分异。本研究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说明选题背景与意义,以及数据来源。第二章,较为详细提出了农业经济效率与农业结构分异的理论框架。第三章,运用数学模型及空间软件对农业生产效率及分异进行阐述。第四章,讨论农业生产结构转换能力与方向分异,并对农业结构转换对生产效率的作用假设进行检验。第五章,试图对农业生产效率结构分异给出一个理论性概括与战略性观点。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农业生产率差别来源可区分为以常规和非常规投入品解释的四种源泉——区域资源、现代投入品、结构效应和适应性耕作条件,以及其他对非人力偶然或系统干扰的补偿条件的差别。其中区域资源可以解释农业生产率差别的42%,现代投入品占到18%,结构变化及其他未能解释的因素占15%左右,适应性耕作条件占8%,补偿条件略大于残差的解释能力为17%。随着时间推移,劳动生产率差异逐渐增大并呈现局部空间转移,高劳动生产率与低劳动生产率增长迅速。土地生产率差异在1990—1995年逐渐减小,1995—2000年有扩大趋势且比前一阶段更强烈,中、低土地生产率市域呈集中分布且增长速度相对平缓,高生产率市域空间变化显著。1990—2000年,机械生产率市域差异逐渐变大,2000-2004年则相对减小,机械生产效率的空间分布相对均衡,高、低生产效率的空间分布呈集聚态势。与生产效率变化相对应,农业结构转换能力市域分布渐次交错,低转换速度市域呈地理集中趋势,低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的市域占主体地位;农业结构转换方向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牧渔业综合发展的方向转变,林业与渔业的转换方向系数分布在一些区域呈地理集中趋势。正如对问题的假设,本研究验证了农业生产效率分异的农业结构变动及区域背景影响。农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提高促进劳动生产率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地生产率,对机械生产率影响微弱,不同转移方向的影响差异较大。区域背景体现农业生产效率分异:(1)土地等自然资源禀赋对农业效率约束不太明显;(2)经济条件一定程度促进要素生产率区域分异;(3)工业化对复杂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运用反应更有效,在工业化不同阶段,机械生产率较化肥的高,而未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市域这一结果恰好相反;(4)居民生活水平影响要素生产率。富裕型市域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水平对机械生产率影响较小,部分小康型市域消弱化肥生产率;(5)随着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增大,机械与化肥生产率在初期徘徊上升,随后螺旋式下降,但化肥的下降更早,而劳动生产率则呈螺旋式上升趋势。以上的研究结论使作者认识到,区域背景及结构变化的经济刺激反应为理解农业增长的源泉及分异增加了更大可能性,验证了农业系统的自身变动对农业增长的重要性,实现传统农业改造是中部六省实现转型式增长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