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非所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pbv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精深,“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追求。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然而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相当数量的教师,其任教学科与其职前教育阶段所学习的专业不相匹配。即便是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中,“教非所学”教师也大量存在,有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政史地生等学科中“教非所学”教师占比14.3%。这样的“教非所学”教师在西部城市和乡村地区中存在更为普遍。这类“教非所学”的教师群体是如何产生的,这种“教非所学”的情况具有什么样的教学优势与局限,在当今教育发展背景下应该如何应对和发展,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纵观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教非所学”教师的形成与我国教师培养体系的演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国初期,由于师资紧缺,为了在短时间内培养大量的教师,我国教师培养以胜任为本,大力推进全科培养的中师教育,教师在此阶段主要学习教学法和小学各科知识,不划分与中小学具体科目对应的更具体的学科专业。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劳动力要求的提高,教师培养开始朝着专业化发展,形成了学有专长的专科教育和分科培养的本科教育等不同层次的专业化教师培养体系。由此,教师在职前学习期间有了不同的专业,教师也开始逐渐有了专业背景。而近年来,伴随着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推行,准许非师范生进入教师队伍,一些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开始进入教师队伍。同时,各基础教育学校受紧张的师资数量和学科结构制约,一些本来具有师范专业学科专长的教师也被安排承担非专业科目的教学工作。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这样“教非所学”的教师占比不容忽视。通过对16位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当前学校中的“教非所学”教师,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教师因没有对口学科、更喜欢当前所教学科、认为当前学科更轻松等原因自愿选择“教非所学”;另一类是因教师数量短缺、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以及教师个人教育能力不足等问题而被动“教非所学”。基于对教师教学实践的深入了解,对“教非所学”教师的教学样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现“教非所学”教师具备跨学科知识视野和创新性思维的同时,学科专业素养较为薄弱,在教学实践中缺少对学科独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把握和应用。由于对“教非所学”教师群体的关注度不足以及学科专业性重视不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教非所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可以从内外两个维度上进行论述,在外部支持上,教师培训缺少适切性和任教学校的发展支持不足。在内部支持上,“教非所学”教师存在发展动力不强和专业认同感较低等困境。“教非所学”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专业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和过程的长期性。因而,“教非所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对策也应该建立在“教非所学”教师的发展需求之上,做好顶层设计。同时,优化教师培养体系,着力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开展专业适岗培训。在学校层面上,加大校本支持力度,共建教师共同体,发挥教师团队的力量。“教非所学”教师个人也需要通过教学反思,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强化“教非所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质量,为了研究学生在学习时经历的思维过程,美国提出了学习进阶的概念,希望借助于对学习进阶的研究,帮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逻辑合理的知识框架,并进一步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自然科学学科这种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尤为需要这种研究,尤其是物理,物理对于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要求非常高,所以研究物理学科的学习进阶是非常有必要的。2017年我国颁布了新的课程
从卡夫卡的小说里经常能嗅出尼采美学的独特味道,作为西方文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们的“相遇”的确是件奇妙的事情。因此,在卡夫卡研究领域里,他与尼采的关系(更准确地说是所受尼采的影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厘清此间关联,无论是对于卡夫卡作品的认识与理解,还是对于尼采思想影响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尼采对卡夫卡影响研究的重要渠道,尼采美学对卡夫卡小说的影响研究更是尤为重要。论文首先对
作为英汉同传中最为常用、也最受重视的一个转换策略或技巧,顺句驱动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译者对这一策略的合理使用能够帮助记忆,从而顺畅地处理连续的信息。就顺句驱动策略的使用,经验不同的译者表现各异,学生能力欠缺、经验不足,使用起顺句驱动策略来远不如职业译者得心应手。然而目前少有这一层面的对比实验研究。借助吉尔认知负荷模型为理论框架,本文对英汉同传中学生与职业译员顺句驱动策略的表现差异展开探究。实验以
近年来,伴随着对具有创新思维和高水平技能的人才的巨大需求,美国的STEM教育理念进入公众视野,并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关注。从我国于2017年2月发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来看,该标准还与STEM教育密切相关,这体现在该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主要领域,其中“技术与工程”是最新添加的领域,实施建议指出“提倡跨学科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尝试将STEM教育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当前日益发展的国际化社会中,英语阅读能力和文化意识对于中学生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教材应该注重文学性和非文学性语篇的合理比例,确保一定比例的文学性语篇。作为英美文化的传播媒介之一,英文名著以其丰富的语言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逐渐被学生们熟知。因此,本研究将探讨英语文学名著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基于前人研究以及输入假说理论、语境理论和
英语韵律属于超音段层面,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中规定的英语学习者应该掌握的英语语音知识之一。此外,人教版英语新教材(2019版)中新增的介绍英语韵律知识的语音模块也体现了韵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高中英语语音教学大多侧重音段特征而忽视超音段特征。因此,本研究试图以会话教学为载体,探索培养高中生韵律技能的有效方法,从而为韵律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本研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知识的呈现方式变得多样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在以往课程标准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看”的能力的培养。同时,思维品质也被列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众所周知,阅读是人类不断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对于高中生来说,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阅读中,选择合适的学习工具和学习策略更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以改变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重要交流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英语听力作为语言交流的核心技能,受到我国英语教学界的广泛关注。为数不多的国内相关研究表明韵律可以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话语含义,因此,将韵律技能与听力教学相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韵律意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但是,目前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对韵律的关注非常不足,导致了学生韵律意识不足,韵律技能缺失等问题。本研究试图将韵律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听力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现代化人才。新高考制度下,生物学科备受青睐,成为选考人数最多的科目之一,可生物学学困生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学困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影响到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引起广大一线生物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针对高三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结合学校实际定位,深入分析、探究其学困成因,研究制定有针
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多元已成为英国社会的重要特征,由此引发本土与外来、统一与多样的矛盾使人开始思考如何培养英国公民的国家认同能力。此时,公民教育所能发挥的整合凝聚作用被英国政府关注,其经多年发展更在理论、实践层面取得不俗成绩。那么,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在促进国家整合方面有何特殊之处?又是采取何种举措实现国家公民的普遍认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或许能为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凝聚国家共识提供一定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