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英语韵律属于超音段层面,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中规定的英语学习者应该掌握的英语语音知识之一。此外,人教版英语新教材(2019版)中新增的介绍英语韵律知识的语音模块也体现了韵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高中英语语音教学大多侧重音段特征而忽视超音段特征。因此,本研究试图以会话教学为载体,探索培养高中生韵律技能的有效方法,从而为韵律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本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韵律属于超音段层面,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中规定的英语学习者应该掌握的英语语音知识之一。此外,人教版英语新教材(2019版)中新增的介绍英语韵律知识的语音模块也体现了韵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高中英语语音教学大多侧重音段特征而忽视超音段特征。因此,本研究试图以会话教学为载体,探索培养高中生韵律技能的有效方法,从而为韵律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本研究中的韵律技能是指学生对句重音、升调、降调三方面的运用能力。以会话教学为媒介培养学生韵律技能的原因如下。首先,会话提供了韵律教学所需的较为真实、自然的语境和情境。其次,听说结合的会话教学可以保证学生韵律技能的输入和输出。在听的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输入可理解性韵律知识和技能;在说的阶段,学生自主输出习得的韵律技能。本研究依据输入输出假说、语用学以及3T理论,采用问卷、前后测和访谈等研究工具,以济南市某高中的24名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就以下3个问题展开研究:1.高中生当前在英语会话中的韵律特征是什么?2.高中英语会话教学中培养学生韵律技能的可行方法有哪些?如何使用?3.这些方法的效果如何?本研究基于会话教学,提出英语韵律技能的培养方法,并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其有效性。教学实验为期三个月,作为课外活动进行。(1)实验前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实验组学生韵律的习得现状,以及他们对韵律学习的态度、兴趣。(2)前测通过语言分析软件Praat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当前在英语会话中的韵律特征。(3)在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验过程中,控制组和实验组采用不同的韵律技能教学方法。控制组,采用传统的韵律技能教学方法,让学生跟读。实验组,除传统方法外,基于会话,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韵律技能。(4)通过语音分析软件Praat分别比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的语图,证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5)在实验组随机选取6名受试者进一步确认实验效果。实验组培养方法如下:(1)使用Praat使语音可视化,提升学生的韵律意识和兴趣。(2)使用传统方法,让学生跟读。(2)向学生系统讲解韵律技能的相关知识。(3)引导学生用符号标记会话中的韵律特征。符号标记法使韵律特征更为直观。(4)使用非语言引导学生在会话中使用韵律技能。本研究发现:(1)通过问卷调查和前测发现学生目前的韵律学习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显示了韵律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韵律意识有所提升、掌握了相关韵律知识、韵律技能也有显著提高。证明了本研究所提出的培养方法的有效性。(3)实验后的访谈也进一步确认了实验结果。总而言之,英语韵律学习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基于会话培养学生的英语韵律技能是十分有效的。
其他文献
高考对人才的选拔、教学的走向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实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所以,研究高考试题的难度对于教学理论的扩充以及现实教学的指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关于试题难度的研究多集中于相对难度和总体难度层面,关于试题“为什么难、难在哪里”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综合难度模型既可以对试题的难度进行预估,提前预测试题的难度特点,还可以明确该道试题到底难在哪。换言之,综合难度模型既可以评定一套试题的整体难度,还可以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阅读教学也一直在寻求变革与创新。许多教师不再满足于缺乏系统组织与设计的课堂,转而探求更为高效、更能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方法。“复沓法”凭借其回环复沓、一咏三叹的特殊形式,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复沓法”是指教师通过对文本构成的某一单位(字、词、句、段、篇)、提炼出的某一主旨或某一问题的非机械式重复,来组织、串联、推进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其中,被重复的
疫情席卷、灾害频发,凸显出生态教育的重要性。语文学科的生态文本阅读教学是实现生态教育的重要途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投入使用时间很短,学术界对生态文本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多。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课例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与观察法,立足于阅读教学视角对教材中生态类文本进行梳理与归纳,就生态文本阅读教学价值、部编本中学语文教材生态文本分析、生态文本阅读教学现状和策略、生态文本阅读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四个方面进行分
记叙文是初中生的重要写作文体,也是初中阶段的关键考察文体,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是衡量其语用素养的重要标准。在传统记叙文写作中,教师教学往往陷入套路化僵局,程序性模板技巧地机械输入,逐渐削弱学生的写作兴致,写作畏难情绪频发。由此衍生的虚假文本制作、真实情感缺失等问题,致使学生写作能力难以稳健提升。一系列疑难杂症下的记叙文写作急需改革。现如今,“将课外资源引进写作课堂,改善写作现状”是众多教育工作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便捷,家园联系也呈现了多元化、开放性的发展趋势。在很多的网络沟通平台中,"智慧教育云平台"目前是我市幼儿园最为青睐的教育网络平台,有了"智慧教育云平台"便能进一步拉近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家园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有效、和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质量,为了研究学生在学习时经历的思维过程,美国提出了学习进阶的概念,希望借助于对学习进阶的研究,帮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逻辑合理的知识框架,并进一步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自然科学学科这种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尤为需要这种研究,尤其是物理,物理对于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要求非常高,所以研究物理学科的学习进阶是非常有必要的。2017年我国颁布了新的课程
从卡夫卡的小说里经常能嗅出尼采美学的独特味道,作为西方文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们的“相遇”的确是件奇妙的事情。因此,在卡夫卡研究领域里,他与尼采的关系(更准确地说是所受尼采的影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厘清此间关联,无论是对于卡夫卡作品的认识与理解,还是对于尼采思想影响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尼采对卡夫卡影响研究的重要渠道,尼采美学对卡夫卡小说的影响研究更是尤为重要。论文首先对
作为英汉同传中最为常用、也最受重视的一个转换策略或技巧,顺句驱动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译者对这一策略的合理使用能够帮助记忆,从而顺畅地处理连续的信息。就顺句驱动策略的使用,经验不同的译者表现各异,学生能力欠缺、经验不足,使用起顺句驱动策略来远不如职业译者得心应手。然而目前少有这一层面的对比实验研究。借助吉尔认知负荷模型为理论框架,本文对英汉同传中学生与职业译员顺句驱动策略的表现差异展开探究。实验以
近年来,伴随着对具有创新思维和高水平技能的人才的巨大需求,美国的STEM教育理念进入公众视野,并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关注。从我国于2017年2月发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来看,该标准还与STEM教育密切相关,这体现在该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主要领域,其中“技术与工程”是最新添加的领域,实施建议指出“提倡跨学科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尝试将STEM教育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当前日益发展的国际化社会中,英语阅读能力和文化意识对于中学生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教材应该注重文学性和非文学性语篇的合理比例,确保一定比例的文学性语篇。作为英美文化的传播媒介之一,英文名著以其丰富的语言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逐渐被学生们熟知。因此,本研究将探讨英语文学名著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基于前人研究以及输入假说理论、语境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