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fq(Host factor of the RNA bacteriophage Qβ,简称 Hfq)是细菌中普遍存在的全局调控因子,作为RNA分子伴侣,通过介导小RNA和信使RNA(sRNA-mRNA)的碱基配对影响其靶向转录物的翻译速率和寿命,涉及细菌的生长增殖、毒性和逆境耐受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滞留菌指在遗传信息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逃避抗生素杀菌作用的细菌细胞。与耐药菌不同,滞留菌是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表型变异细胞,几乎停止所有的生命活动,几乎对所有药物耐受。Hfq对细胞生长的重要性,推测其可能与滞留形成相关。Hfq相关的研究报道众多,但其在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中的研究尚未发现,且Hfq关联滞留菌形成的实验只有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背景下的少数案例报道。本论文基于维氏气单胞菌C4为背景,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构建维氏气单胞菌hfq突变株C4-Δhfq,并从转录水平证明敲除成功;接着检测C4-Δhfq的生长曲线及9种抗生素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MC/MBC)。实验表明,hfq基因敲除显著延缓维氏气单胞菌的生长速率,并且敲除菌表现为抗生素易敏。hfq回补株Δhfq/pBBR-hfq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功能回复。选择MIC/MBC中测定所得的四种维氏气单胞菌易敏抗生素:氯霉素、四环素、噻孢霉素和环丙沙星,测定抗生素药物敏感曲线,发现相较维氏气单胞菌野生型(WT),hfq敲除明显降低了滞留菌形成。继而利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clpB、oxyR、dnaK、rpoS、oppA、oppB、phoU、smpB、relE、recA、cspD 共11 个基因在Δhfq与WT中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相比于WT,Δhfq中的clpB、oxyR、rpo1S、relE、cspD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oppB上调达到极显著,其余几个基因没有显著性变化。与之前的实验结果相印证,推测维氏气单胞菌中Hfq通过多条细胞途径调节滞留的形成,敲除hfq会导致滞留形成水平的显著下降。本研究获得的hfq基因敲除菌株,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维氏气单胞菌中Hfq调控因子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滞留菌的形成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证明维氏气单胞菌hfq敲除与滞留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提出细菌发生滞留的一种潜在调控机制;同时,鉴于Hfq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有理由推测其可成为治疗顽固性滞留致病菌的有力候选药物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