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文献都显示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过程中表现出如下波动形态:一是货币供给量波动与实际产出波动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二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出现了一个逐步平滑的趋势,但波动程度依然较大;三是就改革开放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总体情况看,名义变量的波动要明显大于实际经济变量的波动。针对以上结论,我们有如下问题:1.货币供给量与实际经济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反映了货币供给可以对实际经济具有真实效应,还是仅仅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具备内生性特征?2.为什么我国名义变量的波动要显著地大于实际变量的波动?3.在我国财政政策重点关注于经济增长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平滑化趋势的出现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就货币供给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来说,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强调货币供给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他们认为由于“粘性”的存在,使得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效应。所以说,粘性是利用货币进行经济调节的前提条件,是货币政策具有经济稳定作用的必要条件。第二种强调实际经济冲击对诸如货币供给、价格等名义变量的影响,代表性理论是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理论。他们认为就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来讲,更应该重视货币供给由于受到实际经济冲击而导致的内生性,因为随着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增强,以货币供给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将会受到削弱。
为解答第一个问题,本文依据理论分析构建了三个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我国宏观经济既存在一定的粘性特征又存在显著的货币供给内生性特征,而相对来说内生性特征表现的更明显。由此可知,货币供给与实际产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应主要归因于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粘性的存在为我国利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提供了前提条件,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却在~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那么,我国货币政策的经济稳定作用如何?本文利用SVAR模型对货币政策效应进行的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经济稳定作用比较弱。
可以肯定的是,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发挥经济调控作用的重要原因。但仅仅内生性还不足以解释我国名义变量波动大于实际变量波动的现象。另外,在我国货币供给一直呈现较强内生性的前提下,为什么我国经济波动出现平滑化的趋势?针对为什么我国名义变量的波动明显的大于实际变量的波动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之间存在着非对称的乘数效应。但根据经济理论,货币供给变化可以对实际变量具有倍增的乘数效应,但实际冲击不具备对名义变量倍增的乘数效应。所以,如果这种不对称乘数效应存在的话,所导致的现象应该是实际变量波动大于名义变量波动,而不是相反;第二种可能是由于货币政策发挥了经济稳定效应,所以名义冲击减弱了实体经济波动,但随机发生的实际冲击却是强化了名义变量的波动。这种可能性成立的前提条件要求我国的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经济稳定的效应;第三种可能性是名义变量的波动主要源于名义冲击而实际变量的波动主要源于实际冲击,之所以前者的波动要明显的大于后者是因为实际冲击的强度要远远小于由于货币政策的不断调整所导致的名义冲击的强度。
由于我们已经排除了第一种可能性;同时本文第七章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经济调控能力,所以不可能是由于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而使实际经济波动减弱;现在只剩第三种可能性。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过大的名义冲击?在回顾了我国从1984年开始到现在的整个宏观调控过程后,本文分析认为,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一样,我国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所导致的政策时间不一致性也是我国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发挥经济稳定作用的重要原因。同时,我国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在多个目标间摇摆、频繁变动调控方向、缺乏连贯性、调控剧烈等因素造成我国名义变量波动强烈,通货膨胀严重,继而危及经济持续增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名义变量波动显著大于实际变量波动的现象。另外,随着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逐步健全、政策连贯性和前瞻性不断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逐渐弱化,从而货币政策的经济稳定作用日益显现,并致使我国经济波动出现平滑化趋势。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宏观调控部门尽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由于外汇占款和特殊的汇率制度所导致的货币供给内生性,但可以通过将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从货币供给量转向利率指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不过,本文认为现阶段要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稳定能力,应着重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性和由此引致的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逐步增强货币政策的规则性和预先承诺性,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以及避免政策突然、剧烈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