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湖是我国境内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流域位于季风湿润区和内陆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起到很重要的屏障作用,同时该流域也属于生态系统典型的脆弱地区,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对青海湖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区域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1987~2006年两期青海湖流域TM遥感影像,利用GIS和RS技术获取该流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然后结合Costanza及谢高地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法系统分析了青海湖流域2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引起的生态效益变化。本文共分为五部分进行分析:(1)数据的获取解译情况;(2)分析该研究区域近2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3)根据研究区特点重新计算各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量;(4)计算分析20年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及变化情况; (5)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影响。通过对该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价值分析得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紧密,土地利用的变化必然会带来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在1987-2006这20年间,研究区的耕地、灌木、湿地、水体的面积减少,导致这几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草地和沙地面积增大,导致草地和沙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大。从这20年土地利用的转移矩阵中可以看出,草地、湿地和水体向沙地及裸岩石砾地转移的较多,由于草地湿地和水体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沙地要大的多。总的来看,研究区在这20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减小的趋势,减少了3.28亿元。通过敏感性分析结果来看,各生态系统的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说明本文根据研究区情况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的调整是可行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变化对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