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宅院是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古人重视宅居,视宅为“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宅院无论是规划选址、空间布局,还是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都能体现一个时代的思想和技艺。川西宅院根植于川西历史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上,取南北特色,不拘一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景观空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精神和审美价值。本文以川西宅院景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川西宅院建造的自然环境、思想文化出发,选取川西平原现存规模最大、保留完整的清代宅院陈家桅杆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量化分析及综合归纳等研究方法,探索川西宅院景观空间的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旨在补充和完善川西民居及四川园林中宅院的研究,并为进一步保护川西宅院,传承地域性景观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的结论主要有一下几个部分:(1)川西地区拥有温和湿润的气候环境,地形平坦,河流纵横,植被资源丰富,这样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川西宅院的发展奠定了自然基础;发达的农业和商业为川西宅院奠定了物质基础;吸收移民活动带来的各地的技艺和思想,川西文化不断发展、融合,为川西宅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2)川西宅院的发展经历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及近代几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川西宅院的样式逐渐演变,日益丰富。然而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的进程中许多已经踪影全无,现存的大多为清代及清代之后的作品,经过修复之后主要作为旅游观光之用。(3)陈家桅杆是现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川西宅院,集住宅、宗祠、园林、书院于一体,是川西大型宅院分布于农村的典型。其选址受到风水理念、农耕文化、隐逸文化的影响。空间布局受儒家礼制影响和社会等级制约,呈现坐西朝东,以院落为中心进行扩展,由轴线控制空间组织的特征。其建筑装饰题材丰富,技艺精巧,蔚为大观。再结合空间界面及空间尺度的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陈家桅杆宅院景观空间具有内外相融、收放有致、灵活规整、虚实相应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在儒家思想、佛道思想、民俗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4)分析了目前川西宅院的保护情况,并结合本文的研究对川西宅院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建议。